严厉追责震慑投机者
“作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手段,监管部门一直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主要是采取事后监管。”有了解监管政策的人士向记者介绍。
事后监管的关键在于处罚落到实处。今年7月,陕西证监局对建设机械及公司董事长杨宏军、总经理李长安、董秘白海红,以及财务顾问华龙证券和资产评估机构万隆评估分别出具警示函。该项处罚的主要原因是重组标的未完成业绩承诺,天成机械2015年至2017年实现净利润2097万元,仅达到盈利预测的20.91%。
宜通世纪的案发,也对不讲诚信的卖家形成震慑。据宜通世纪8月20日披露,公司的业绩补偿承诺方方炎林因涉嫌对上市公司隐瞒债务、合同诈骗、非法占用倍泰健康资金和多次违规质押非法套取资金等行为,已被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由于收购“踩雷”,宜通世纪今年上半年亏损4.68亿元。
粤传媒一案甚至出现保代入狱。今年5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刑事判决书》,认定香榭丽公司及其负责人在与粤传媒签订、履行购买资产协议及盈利预测补偿协议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粤传媒现金、股份等并购对价共计4.5亿元及后续增资4500万元;包括粤传媒3位时任高管、香榭丽3位负责人、中介机构东方花旗证券原投行部董事被判刑。
“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我们财务顾问,现在都非常谨慎,担心踩雷。”某券商保荐人向记者介绍,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整个并购市场生态已经发生变化,安全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