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股份: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看好分容、储能新业务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显帆,周尔双 日期:2018-04-19
事件1:2017年公司共实现营收3.09亿,同比+36.17%;实现归母净利0.63亿,同比+23.34%,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同比+22.01%,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符合预期。
事件2:公司发布2018Q1业绩预告,预计盈利112.75万元-225.51万元,同比下降60%-80%。
分业务看,锂电池组充放电检测系统营收0.85亿元,同比+82.95%。锂电池组自动化组装设备营收0.85亿,同比+6.46%。锂电池保护板检测系统营收0.58亿,同比+101.33%。锂电池组工况模拟检测系统营收0.39亿,同比+35.10%。锂电池成品检测系统营收0.13亿,同比+11.55%。动力电池模组/电池组EOL检测系统990万,同比+4.78%。锂电池组BMS检测系统564万,同比-23.69%。2017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系:1)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下游锂电池厂商投资速度加快,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检测系统龙头,持续受益下游 行业景气度提升。2)公司完成了覆盖华东、华中、华南的营销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售后服务能力,提高市场份额。2018Q1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对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进行扩充,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使得销售及管理费用相应增加,导致利润下降。此外,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也同比减少。
2017年销售毛利率51.89%,同比+1.80pct;销售净利率20.15%,同比-2.06pct。分业务看,锂电池组充放电检测系统毛利率41.22%,同比-6.85pct。锂电池组自动化组装设备毛利率35.9%,同比-0.34pct。锂电池保护板检测系统毛利率82.41%,同比+1.64pct。锂电池组工况模拟检测系统毛利率55.51%,同比+8pct。2017年期间费用率为30.96%(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5%、20.46%、0%,同比分别+0.18、+3.80、-0.06pct),同比+3.92pct,主要系研发费用同比+67.14%,研发人员数量持续提升带来管理费用、人员成本上升,以及新业务拓展带来销售成本提升。我们认为,随着募投项目在2018年达产,公司产能缺口将被填补,生产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前景,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企稳。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量44.5GWh,同比增长44%。电池企业相继扩产,带动锂电检测设备市场发展。公司作为检测行业细分龙头,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其中工况模拟测试系统响应时间达到3毫秒,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测算,目前单GWh设备投资额约为3.5亿,公司主营的检测与PACK设备约占30%,预计到2020年市场需求为78亿。公司深耕锂电池检测设备领域,定位中高端市场,拥有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包括CATL、比亚迪等电池厂商及东风、广汽、蔚来汽车等汽车厂商,产品得到行业广泛认同。2017年前五大客户占比43.83%,我们认为公司绑定动力锂电大客户,未来业绩可期。
公司与CATL在储能领域达成合作,进行了风光储充一体化智能电站、储能变流器系统相关产品研发。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星云科技园内的风光储充一体化智能电站示范站、CATL宁德产业园示范站等,有望在2018年实现一定规模的销售。公司在分容检测方面刚刚起步,新产品化成分容设备已完成开发及测试,并在客户端运行。化成分容设备是公司2018年计划重点发展的业务,预计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有望于2018年实现收入。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检测系统供应商,下游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前景广阔,绑定大客户高速增长可期。看好公司募投项目的稳步推进,新业务储能、分容检测不断开拓,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1.17/1.54/2.02元,对应PE为47/35/27X,维持“增持”评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