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千亿级大机会来了 五大利好或助力创业板反弹

来源:fx168 2018-03-22 16:32: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A股正式纳入MSCI倒计时 机构抱团这些股(附股)

还有三个月不到,A股就将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3月14日,MSCI宣布推出12个指数,进一步扩大MSCI中国指数产品的消息,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

3月14日,中国证券报曾发布文章《MSCI发布12个新的中国相关指数,机构新产品在路上》。点击文章标题,可详细了解。

MSCI称,新的MSCI中国A股指数反映出A股的投资机会集合,参照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GIMI)编制方法,以及股票互联互通机制中对大盘股、中盘股的交易限制所编制。此次的新亮点无疑是中小盘指数产品的发布,包括了MSCI中国A股中盘股指数、MSCI中国全部股票中盘股指数、MSCI中国全部股票中小盘股指数等。

分析人士指出,新的MSCI中国A股指数反映了中国A股的机会组合,这将会使得随后到来的增量资金有更明确的投资方向,而A股中二线蓝筹、中盘蓝筹也将有机会得到更多关注。因此,未来不仅主板中的金融、消费板块会成为外资未来流入的主要标的,成长龙头也将有望获得外资更多的关注。

增量资金将入市

根据MSCI的进度安排,A股首次纳入将在今年的6月1日和9月3日分两次完成。今年6月1日进入首次纳入适应期,纳入A股流通市值的2.5%,纳入A股权重为0.37%;9月3日完成A股的首次纳入,将纳入A股流通市值的5%,纳入A股权重为0.73%。

长期来看,在A股完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将纳入A股100%的流通市值,纳入范围在大盘股的基础上加入中盘股,据测算,届时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提高至18%左右。

市场机构普遍预计短期A股流入资金将达到170亿至180亿美元,从中长期来看,这将为A股带来34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加入MSCI指数体系有望加速A股国际化进程,进而对市场投资者结构、交易风格、产品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境内机构“跑马圈地”

3月13日,境内首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由招商基金率先公开发行。

除了招商基金以外,业内同期还有5家基金管理公司上报了8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产品,包括华泰柏瑞、建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景顺长城等公募基金。此外,不少私募也表示正在关注MSCI成份股。

业内人士表示,在6月份正式实施MSCI前,相关基金要提前配置。综合基金2017年四季报及已披露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已有不少公募基金通过MSCI概念股提前“潜伏”。其中,去年四季度基金增持力度最大的MSCI概念股中,前十大个股分别为保利地产、东方航空、新湖中宝、金风科技、伊利股份、工商银行、三一重工、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青岛海尔。

在基金增持的MSCI概念股中,中国平安、伊利股份、五粮液、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美的集团、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平安银行和保利地产的持股机构数量最多。

统计显示,大盘蓝筹股和部分绩优公司仍是当前资金最青睐的标的。

境外资金“跃跃欲试”

不难发现,随着A股纳入MSCI日期的临近,外资借道沪股通、深股通北上吸筹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从北上资金的加仓偏好来看,蓝筹白马仍是北上资金的最爱,不过,成长股也开始逐渐受到外资重视,多只成长股登上深股通成交活跃股榜单。

近一年北上基金表现

事实上,通过沪深港通投资A股的公募基金表现来看,当前MSCI概念股中的大多数股价也都已提前反应。这一点,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上证50、沪深300和上证综指的走势来看,最为明显。

谁将受益?

国金证券李立峰表示,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受益的主要是追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基金以及大盘蓝筹股。从MSCI的选股规则看,MSCI青睐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强的个股。同时非常注重流动性和基本面。因此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的金融、消费、科技等板块的行业龙头,这些标的将是外资未来流入的主要标的。

招商基金白海峰认为,纳入MSCI指数,中国A股市场长、短期或均会受益,蓝筹股投资未来优势凸显。短期内,中国市场将产生正面影响,A股市场情绪将受到较大提振,但更重要的影响会在长期,相关的权重较高、增长与估值匹配度较好的行业龙头将从中受益巨大。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业绩为王”仍是市场中的主要选股思路,纳入MSCI指数对于市场将会形成正面促进,后续相关标的将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因此,不仅蓝筹有望重新迎来机会,成长股也将会受到青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