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应时而变 激浊扬清——上交所刨根问底式信披监管两年侧记)
2016年初,上交所在信息披露监管中,首次提出“刨根问底”式监管,至今已实践两年。“刨根问底”,本意是指认真盘究查问,弄清根底原由。这个带有强烈主动探究意味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交所公司监管的语境中,它浓缩了上交所信息披露监管转型的要义——把督促义务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履行信披义务落到实处,把信披效能最大化落到实处,把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落到实处。两年来,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近1400份,涉及630余家上市公司,督促公司发布各类补充、更正类公告近2000份。一场强化上市公司信披一线监管的调整和转型,已星火燎原。
礼义法度,应时而变。“刨根问底”的过程中,一封封扎实专业的问询函件,一次次及时有效的风险处置,一份份清晰明了的公告文件,开拓出上交所信披一线监管的新气象,监管的强度、深度和广度,获得全面提升,这一监管新范式正在成为规范市场、防范风险、整治乱象、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
激浊方能扬清。封堵题材炒作、忽悠式重组、隐匿式易主等运作“邪路”,防止上市公司成为资本倒腾平台,切断金融风险向证券市场的传导管道,其实是为那些专注实业、提升质量、谋求产业升级的优质企业开拓空间。“刨根问底”实施两年来,上交所信披监管效能和权威性显著提升,过去流行的主动贴热点、蹭题材的上市公司大幅减少;壳公司价值日趋理性,“炒壳”者多惨淡收场,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2017年的市场走势也从侧面验证着这一嬗变。
2018年伊始,上交所“刨根问底”式监管丝毫没有放松,近期及时出手平抑“区块链”题材炒作,即是该监管模式的一脉相承做法。
开创刨根问底式监管先河
见端以知末。改变在悄然中发生,但也并非无迹可寻。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贴热点”“蹭概念”的上市公司,在公告发出数小时后,即收到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的问询函。某商贸类公司自行发布两则公告,称将斥资15亿元砸向市场热捧的金融和石墨烯领域,华丽地贴上“双冠”标签。彼时,这样的公告在市场中早已见怪不怪,但如果事后被证明是“吹出来的转型”,公司股价就会剧烈波动。从信披角度看,这些题材概念的公告,多是公司主动发布,带着“自愿披露”的保护色,似乎并不明显违反信披规则。一些投资者也乐于追逐这些信息,短时间内公司股价动辄涨停,营造出一纸公告似乎就可以改变一家公司质地的幻象。投资者一旦跟风买入,在享受一时的“纸面富贵”后,很容易成为被庄家和大鳄收割的“韭菜”。
但这次似乎有所不同。两份公告在当日傍晚披露后,公司于晚间9时,收到上交所发来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涉足金融、资管、新兴产业和石墨烯领域的可行性,是否具备必要的人员、技术、业务储备等进行详细说明,并充分提示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还要求公司全文披露问询函。由于公司无法在当日回复,上交所要求公司股票于次日停牌,直至回复问询后方可复牌。公司在此后回复中,承认了尚不具备业务开展的必要准备,后续推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至此,真相被清晰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复牌后,公司股价未出现大幅波动。
这封看似不经意的问询函,却是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迈出的一大步。及时快速问询上市公司发布的热点概念题材公告,充分揭示隐藏在公告之后的股价炒作意图,逐渐与合规性监管一起,成为交易所强化一线监管的又一重要目标。
2016年初,时任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将这种监管问询概括为“刨根问底”。此后,这一称谓几乎成为交易所信披监管的代名词。
“我们之所以实施‘刨根问底’式监管,主要是为了解决交易所一线监管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到位问题。2015年市场整体性异常波动的发生和演化,特别是严重的市场投机炒作氛围,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乱象有一定关系。”上交所首席律师卢文道向记者介绍,“因此,一线监管必须作出改变,需要将信息披露监管在整治市场乱象中的警示、遏制和矫正功能发挥出来,需要长出‘牙齿’,从‘轻触式’监管转为‘侵入式’监管,从‘程序性’监管转为‘实质性’监管,让柔性的信息披露监管发挥出刚性的约束作用。”
“收到、回复问询函是这两年我们董秘工作中的最大改变,刚开始有些不理解,但经过长期观察市场生态,我们发现,问询函为市场更加公开透明提供了有效机制,让股东更懂上市公司。”华东某上市公司资深董秘告诉记者。据统计,上交所在过去两年间发出“刨根问底”类问询函近1400份,涉及上市公司630余家,督促公司发布各类补充、更正类公告近2000份。
“刨根问底”的威力和功效,在龙薇传媒收购万家文化(现名“祥源文化”)一案中,最为生动地呈现出来。2016年12月27日,万家文化在重组停牌1个月后初步确认方案称,控股股东万家集团拟向龙薇传媒转让其持有的1.85亿股股票,交易完成后,龙薇传媒将成为万家文化控股股东,影视明星赵薇变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告发布后,投资圈、娱乐圈以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侧目,对公司风光无限的转型和复牌后股价飞涨更是充满期待和想象。但是,公司股票并没立即复牌,而是连续收到上交所的3份问询函。其中,收购资金来源、高比例杠杆风险,以及市场对其收购真实意图的各种猜测等,都成为监管问询的重点。当收购方披露自有资金仅6000万元,收购使用杠杆高达51倍时,市场一片哗然。随着问询的不断深入,龙薇传媒最终因无法给市场合理回复而一再变更方案,最终铩羽而归。
有私募人士表示,一线监管对于蹊跷的资本运作总能问到“点”上,一旦相关方无法回答,或回复中缺乏扎实证据和严密逻辑,监管层往往会下发第二封、第三封问询函件。“一封封函件对‘心虚’的公司及相关方来说,如同一支支利箭,如果连问询都回答不了,后续的操作更是无从谈起,自我终止方案是最好选择。”
善用刨根问底五字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刨根问底”,靠的就是全、快、透、准、严。
以“全”而论,“刨根问底”起步于监管“贴热点”式信息披露。初试身手后,被逐步施展到上交所信披监管的各个方面,成为信披监管的“新范式”。在监管概念股题材股炒作中,“刨根问底”向市场及时提示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严重背离的风险,提醒投资者切莫跟风炒作;在年报审核中,“刨根问底”将公司的业绩情况、业务模式、行业特点、股东面貌,全息投影般展示出来,投资者说起年报开始“如数家珍”;在并购重组首道防线——信息披露问询中,“刨根问底”揭开重组实施的真实意图和标的资产的真实状况,“带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通道被封堵,套利炒作的不当企图无处遁形。突击交易、股东减持、控制权转让等可能隐藏违规行为的常见“套路”被层层深挖,不再是雾里看花。
以“快”而论,但凡公告夹带“私货”,问询函总会在两三个小时内火速降临,直击公司软肋。上交所对问题公告的反馈,被媒体形容为“光速”。“监管永不眠”的背后,是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时时警惕的工作状态。
“直通车实施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为自主,滥用直通车进行不当信息披露误导投资者的可能性也会同步增加。我们在刨根问底中,十分强调事中监管。股票交易具有连续性,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纠正明显存在误导的信息披露,危害结果一旦产生,投资者损失一旦造成,事后补救成本和监管成本会很高,甚至会形成局部性的风险事件。”上交所公司监管负责人向记者阐述为何要火速问询,“因此,我们坚持‘审核不过夜’原则,涉及重点事项的公告、股价敏感公告对外披露后,立即开展事后审核,当日形成判断和意见,并视审核情况督促公司当日补充或澄清。”
以“透”而论,“刨根问底”十分重视实质性监管。据记者观察,上交所在监管问询中,更加关注信息披露背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行为的正当性。对于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的实质性内容,往往会抓住疑点,紧追不放,发出一次或者多次监管问询。几个回合下来,信披背后隐藏的财务经营风险、不当动机和违规行为,往往无处遁形。
例如,在备受市场关注的重组预案的问询中,上交所敢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紧盯缺乏商业逻辑和交易背景的重组交易安排,努力还原重组交易的本来面目和交易各方的利益链条,严打通过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将一批涉嫌利益输送和规则套利的“双高类”、“忽悠式”和“类借壳”重组方案拦在门外。
以“准”而论,“刨根问底”并非是均匀发力,无的放矢,而是讲究更为精准地配置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记者梳理上交所两年来的问询函发现,半数都集中于经营、财务、合规风险高,股价容易投机炒作的问题公司,聚焦于高送转、“忽悠式”重组、类借壳、上市公司更名、控制权转让、蒙面举牌、大股东减持、签署“贴热点”式战略合作协议等十几类典型违规行为。
“刨根问底”的“准”字诀,上交所运用到极致的典型案例是对ST慧球的信披监管。在公司披露聘任了鲜言(此人曾在匹凸匹公司违规行为中发挥主导作用)担任证券事务代表后,上交所即怀疑公司很可能已被鲜言控制,随即对公司实施重点监管,取消了公司的信披直通车资格,重点审核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督促公司披露实际控制人是否变化等重大事项。同时,密切关注披露前后股吧中的发帖情况,做好了公司对外泄露重要未披露信息的处置预案。事后证明,这些措施和准备,为后续监管争取了主动权,30余封监管函件均在异常情况出现的第一时间发出,公司隐瞒控制权变化、规避监管等重大违规行为在问询中充分暴露出来。
以“严”而论,“刨根问底”首要的就是抓住疑点,直击要害,接连发问,穷追不舍。不找出信披背后的真实意图,不揭示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决不收兵。
霹雳问询之后,还有纪律处分的“雷霆手段”及时跟进。两年来,上交所累计实施300余次纪律处分,涉及169家上市公司、535名董监高、114个股东和17家财务顾问和会计师事务所,覆盖了股东减持、会计处理、并购重组信息披露、蒙面举牌、隐匿转让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投资者反响强烈的违规行为。30余起疑点明显的交易事项,被问询后,相关方知难而退主动终止。
“刨根问底”式监管这五大利器,还在抑制A股投机炒作,这个A股的老大难问题中,发挥了威力。2017年以来,在交易所严格监管下,雄安新区概念股、周期性大宗商品概念股的过度投机炒作苗头均得到有效抑制。“对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炒作,‘刨根问底’可以说是立下汗马功劳。以往,市场经常主动挖掘热点题材,一些游资或大户往往会针对性炒作个别龙头股票,进而拉动整个板块公司股价的波动,这已经形成一定的套路。与以往不同,这些公司经常会披露收到交易所的监管问询函,问询及时到位,问明了情况,揭示了风险,从中可以窥探出监管的动向和决心,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一名机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
探究监管“初心”
弓调而后求劲。回望A股市场过去两年的稳健成长,“刨根问底”式监管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找到答案——“刨根问底”式监管为何“横空出世”?
回到2016年初,股市刚经历了一场异常波动。各方都在反思,市场应当向何处去?监管又应当如何作为?求索之际,证监会提出“依法、从严、全面”监管,坚决整饬市场乱象,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这一六字良方,秉轴持钧,抓住了股市治理的关键。
纲举目张。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随即展开。
交易所身处市场一线,是市场的“哨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集中于此。通过监管问询,发挥好交易所公开透明、及时灵活的优势,尽可能从源头上发现和防范风险,将信息披露非现场监管的威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正是交易所扛起一线监管职责的重要实现路径。
问询,既不是事无巨细全都问,也不是没有标准随意问,更不是形式主义例行问。一次次直击要害的问询,涉及市场生态和投资者保护,体现出监管者的主体责任和担当精神、监管者的“初心”。上交所近年来持续推进的监管转型,为这份责任和“初心”的落地、为“刨根问底”打下了坚实之基。
“上交所2013年开启的信息披露直通车,是监管转型的第一步,其中一个重大变化是上市公司直接发布公告,交易所事先不审核,不再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背书,上市公司成为真正的信息披露义务人,交易所的角色也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督上来。没有这个角色转型,刨根问底就很难了。因为对自己审核过的公告,就难以再问询了。”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直通车实际上成为了上交所后续监管改革的逻辑起点。
2015年1月起,上交所全面实施分行业监管,这是监管转型深入推进的另一步。“分行业监管后,我们将同行业公司集中在一起实施统一监管,将了解行业和认识公司结合在一起,目的就是要提升监管人员对行业和公司的了解程度,增强信披监管的能力。其中的一个重要运用,是保证监管问询的问题质量,要问到相关方利益痛点,而不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在某矿业类上市公司跨界收购游戏公司成都魔方的问询中,上交所紧紧围绕游戏公司的行业特征,就标的公司游戏研发团队在业内的声誉情况;境内外业务收入、成本、毛利率,业务结算模式及回款;标的资产游戏平台的用户数量、活跃用户数、付费用户数量、用户群体、年龄和地域分布;不同运营模式下服务器数量、游戏用户充值金额、消费金额、收入确认金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递延收益的匹配等行业“痛点”问题,展开抽丝剥茧般的问询。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在问询压力下,终止重组。后经媒体报道,成都魔方实控人因无法持续经营疑似卷款外逃。交易所专业的问询,提前化解了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
目前,上交所已经推出了20项行业信息披露指引,指导公司有效披露行业经营类信息,完善行业信披的标准。这些指引覆盖公司已经超过700家,市值占比超过80%。分行业监管实施后,“刨根问底”更加聚焦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特别是转型过程中涉及的“新产业、新业务、新技术、新模式”,而这些问题,既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监管问询的焦点。在近两年的年报审核中,行业类问题的占比已经接近50%。一项针对行业分析师的调查表明,近年来沪市公司年报披露的 “含金量”不断提升,节省了分析师很多的实地调研成本。发现价值,成为“刨根问底”的又一功效。
交易所扛起一线监管重任的“初心”,还得到了证券监管系统上下的鼎力协同。“从监管层面来看,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自律监管位于前哨位置,是市场稳定运行的第一道保障。由交易所主导的一线监管这道关口,与证监会主导的行政监管防线、司法机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后盾,共同构成了资本市场监管的有机整体。”卢文道这样告诉记者。
由此,“刨根问底”,并非是交易所的单兵突进,而是证监会谋划、统筹下,强监管中的一个环节。多兵种配合协同作战,已经成为证券监管治市的“标配”。
某安防类上市公司,自2014年重组上市以来,标的资产相关方均未能完成业绩承诺,曾多次通过重组并入10余家公司股权来“冲业绩”,2017年上半年又想故伎重演——拟再次高溢价现金购买境外资产。上交所在重组事后问询中,再次查阅了公司前期披露的定期报告,发现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已高达72%,资产负债率超过67%,随即约谈公司财务顾问,督促其关注标的资产虚高和上市公司资金链风险,并对重组方案实施多次问询,及时向市场反应公司业绩真实性存疑、补偿承诺无法履行、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平仓、债券可能违约等多重风险。证监会派出机构在交易所问询后,及时跟进,实施现场检查,并予以立案稽查。最终,公司主动终止了境外资产收购,防止了资产的继续流失,为后续处置和风险化解争取了时间。
一些多年顽疾,也在协同监管下,出现了“治愈”的希望。比如,打击动机不纯的高送转行为,就是一场无死角的战役。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坚持对10送转5股以上的高送转“每单必问”,市场监察部门坚持“每单必查内幕交易”,投资者教育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提示投资者远离“数字游戏”,证监会派出机构及时启动现场检查。多管齐下后,投资者发现,以往“风生水起”的高送转,已经每况愈下,难再兴风作浪。2017年,沪市高送转公司仅50余家,同比下降50%。股价走势也更加理性,以往连续涨停的现象基本消失。
彰显监管者新时代使命
“监管体系升级,与IPO常态化交相辉映,共同推动市场正本清源、回归初心。”沪上某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立体化、全方位的上市公司监管,向市场传递着公开、透明的正能量,令规范运作、踏实经营的上市公司能够如鱼得水,借助资本市场之力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致使热衷于题材炒作、脱实向虚的公司原形毕露,失去往日“风光”;IPO常态化则为这个市场引来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优质公司,二者协同发力,市场生态环境得以不断净化和改善,资本市场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搭建监管体系,2017年上交所明显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监管好政策环境,从入口处把信披质量好关。2017年,上交所共举办上市公司培训90余场次,同比增加近52%,培训对象近3万人。同时,还针对当年度被评价为C或D类的近200家公司,举办了4期针对性的合规培训,达到“以培训促合规”的目的。
“一线监管需要放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大局中去谋划,围绕防范金融风险这个大目标去展开。应当更加注重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发挥信披监管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的作用,更加注重防范上市公司成为金融风险和乱象的集聚平台,更加注重避免局部性的股票投机炒作引发市场整体性的大起大落,更加注重维护市场公平正义和净化市场生态环境。”卢文道告诉记者。
而更好发挥“刨根问底”式监管在维护市场运行、防范市场风险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中的作用,正是未来交易所一线监管的重点方向。在市场人士看来,正因为与上市公司“你来我往”,一线监管才能最了解真实情况、最能直达问题要害、最彰显中小投资者的诉求;正因为主动担当监管职责,“刨根问底”式监管才能稳得住市场、赶得走“心怀不轨”的重组、查得清违法违规行为。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两年来上交所“刨根问底”式监管的探索和实践,正是金融监管整体性提升的一个切片和样本。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时代战略选择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离不开稳健有序发展的资本市场。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着。“刨根问底”式监管的每一次问询,每一封函件、每一次处置,不仅胸怀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初心,紧扣风险防范的要旨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更彰显着监管者在新时代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