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谢庚:近五年新三板市场建设取得六大成果)
在25日的“新三板市场建设媒体通气会”上,全国股转系统公司董事长谢庚介绍了近五年来新三板的市场建设情况,总结了六方面成果。
一、以包容性理念设置挂牌准入条件,有效拓展市场覆盖面,强化规范发展,提高挂牌公司金融获取能力。公司挂牌不设财务门槛和股权分散度要求,只从规范性角度设置了五条底线标准,并细化为“可把控、可识别、可举证”的标准体系,供市场一体周知,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挂牌审查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审查反馈意见和公司回复意见全部网上披露。挂牌企业预期明、时间短、成本低,市场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扩大。截至2017年7月31日,挂牌公司数量与总市值分别为11284家和4.87万亿元,分别是市场初建时的32倍和88倍;进入8月份后,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新三板目前已成为全球上市(挂牌)企业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场所,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4%;行业覆盖从初期的12个行业大类发展至覆盖全部89个行业大类;地域覆盖从四个高新园区扩大至境内所有省域,地级市覆盖也超过了90%。
二、基于中小微企业需求构建持续融资机制和多元交易制度,改善挂牌公司融资条件。新三板《业务规则》和《股票转让细则》均规定,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协议、做市、竞价或其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转让方式,已上线了协议和做市转让方式。截至2017年7月31日,新三板做市股票1513只,协议股票9771只,市场累计成交5387.85亿元。企业融资初步形成了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融资工具在内的直接融资体系。对于挂牌公司发行融资,主要由全国股转公司实施信息披露文件的备案管理,股票发行额度、发行时点、发行方式、发行定价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截至今年7月末,5029家挂牌公司完成了7615次股票发行,实现股权融资3503.02亿元,一批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也顺利完成融资;2017年以来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6倍。非金融业挂牌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3年整体下降,2016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0.98%,同比下降3.03个百分点。挂牌以来融资超过1亿元的492家公司2016年营收和利润增幅分别较无融资公司高21.22%和14.98%,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无融资公司的4.58和5.63倍。
三、突出公司自治,建立高度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制度,优化挂牌公司资本运作环境。新三板构建了高度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制度,支持企业相对边界地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一是尊重公司自主选择和判断,不设重组委,不强制要求评估,不强制要求业绩承诺,不设统一强制要约收购条款;二是强化中介作用,三是严防内幕交易,对超200人公司重组单独披露小股东表决结果。截至2017年7月末,挂牌公司累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和收购800次,交易总额1232.07亿元,其中七成以上属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进行产业整合或传统制造业公司谋求转型升级实施。此外,上市公司收购挂牌公司也日益频繁。
四、以主办券商为核心构建市场化的遴选机制,挂牌公司科技创新、研发驱动、高成长性特征突出。新三板构建了主办券商制度,要求券商以销售为目的遴选企业,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的进行持续服务和督导,引导证券公司从辅导企业改制、规范公司治理、完善资产定价与销售能力方面加快业务整合,完善服务链条。目前,参与市场服务的主办券商100家,其中做市商93家。挂牌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65%。2016年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22.30亿元,同比增长10.78%,其中研发强度在5%以上的公司达5266家。2016年,79.83%的挂牌公司实现盈利,49.88%的挂牌公司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109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150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
五、实施市场内部分层,探索优化公开市场标准化服务于企业差异化需求的匹配。2016年6月27日正式实施了市场内部分层,起步阶段先将企业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2017年5月30日完成挂牌公司分层的年度调整。截至7月底,创新层公司1389家,基础层公司9895家。市场分层管理的完善和差异化制度供给的安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新三板市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重点。
六、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匹配,努力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维护市场“三公”。一是加强监管制度机制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7件部门规章和2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为基础、以102件市场自律规则为主题的制度体系;初步构建了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信息共享、监管协作、案件查处的分工协作机制及风险处置机制。二是不断提高自律管理能力。三是坚持有异动必有反应、有违规必有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截至2017年6月末,证监会共处理新三板违法违规案件6件,对18个违法对象作出行政处罚6次;全国股转公司累计处理违规案件3345件,对4804个违规对象出具3326件自律监管决定书,出具19件纪律处分决定书,对18家公司实施强制摘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