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达华智能:未来转型国际卫星通信运营商)
今年4月,达华智能(002512)公告将以收购手段取得塞浦路斯政府拥有的三条卫星轨道资源25年使用权的消息,在业界引发不小震动。
达华智能总裁陈融圣7月26日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三条卫星轨道的收购工作已经完成,公司正在积极着手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重点先与东南亚国家的通信运营商展开互补合作准备工作。
由于我国目前能够提供Ka频段高通量通信服务的卫星,仅有今年4月12日刚刚发射成功的中星16号卫星,因此达华智能此次收购若进展顺利,将成为国内民营企业在卫星通信运营领域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卫星轨道属于稀缺资源
据陈融圣介绍,全世界所有的卫星轨道都属于政府国有,此次收购的三条卫星轨道所有权属于欧亚交界处的岛国塞浦路斯,ASEANKYPROS公司(星轨公司)已于2015年12月23日取得了塞浦路斯政府授予的排他性使用这三条卫星轨道资源的权利。
今年初,达华智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知星轨公司有意转让其拥有的卫星轨道,于是便与对方展开了商业谈判。4月18日,公司公告了谈判进展,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达华作价7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4亿元)收购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TOPBESTCOASTLIMITED公司100%股权,其拥有星轨公司全部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条卫星轨道位置非常优越,覆盖范围西至东非东欧、东至东南亚南太平洋,可以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全面覆盖。而且Ka频段还是近两年的热点频段,为高通量卫星所用,这种新型卫星具有容量大、速率高、终端小等独特优势,将颠覆现有的卫星产业。
目前,属于中国所有的Ka频段高通量卫星还只有今年4月份刚刚发射成功的中星16号卫星。该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并由其旗下的中国卫通集团进行运营管理。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相比传统C频段、Ku频段卫星,Ka频段高通量卫星的优势非常明显。例如,中星16号通信容量可达到20Gbps以上,超过此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总和。
陈融圣告诉e公司记者,卫星轨道属于稀缺资源,在国家层面上有一整套非常复杂的申报程序,目前国内获得并即将启用卫星轨道资源的民营企业还仅有达华智能一家。
“公司正式获得三条轨道之后,我曾经一天就收到过十几封寻求商业合作的邮件。”陈融圣说,“这是因为这三条轨道所处的位置相当于繁华的商业中心。中星16号卫星上去后只能覆盖广东、福建、浙江一带,而我们的三条轨道就只有美洲覆盖不了。”
根据英国独立卫星行业评估机构RPCTelecommunicationsLtd.出具的评估报告,这三条卫星轨道的保守估值在1.8亿-2亿美元。
转型通信运营商
陈融圣表示,达华智能原先是一家以智能卡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2013年,公司通过收购新东网100%股权,从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一家信息互联网企业。
“这一次收购卫星公司算第二次转型,转型的方向就是通信。”陈融圣说,“我自己本身就是做通信出身,1989年进入中国电信工作,2002年从中国电信辞职创业。”
这一次转型,达华智能看中的是“一带一路”背景下Ka高通量卫星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
“原来一个海事卫星电话一分钟的费用要1.99美元,现在通过Ka高通量卫星直接落地到用户家里,可以提供整个家庭的通信解决方案,一个月所需的费用不过六七十美元左右。”
根据达华智能的规划,公司首先将尽快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展开卫星运行特别是地面站的建设工作,把中国和海外华人的通信水平提升起来。“比如设计一张华人卡,只要租用公司卫星通道的全部免费,我们跟地面运营商去算钱,这是最大的盈利模式。”
其次,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往东南亚一带旅游,这些游客有着非常巨大的通信服务需求。第三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有大量的企业走到海外市场,它们也需要不同层次的通信解决方案。
此外,东南亚数万个岛屿上居民的通信需求,海洋上作业的渔民、渔船的通信需求等也都必须依靠卫星来解决。
目前,达华智能的卫星运营管理团队已经组建完成,包括地面运营和空间运营两个团队,由来自中国、法国和新加坡的卫星专家、地面通信专家组成。
陈融圣表示,将来公司工程建设完成第一个地面站后,还可以在其他地理位置继续增设接收站,然后与地面电信网络融合提供星地混合电信服务,就可以提供覆盖全球的无缝通信解决方案。达华的战略与软银不谋而合。软银在投资地面电信运营商后,去年底以10亿美元入股卫星创业公司OneWeb成为最大股东。OneWeb的全球性卫星通信网络和软银的电信业务也将形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