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十二连涨
9月14日最新一期报收537元/吨,上涨22元。本报告期,24个港口规格品的价格全部上涨,表明该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继续保持强势上涨局面。本期价格指数水平较年初371元/吨上涨了166元/吨、累计涨幅达到了44.7%。
【专家观点】
此前市场预测认为,由于近期煤炭供应持续偏紧,煤价上涨速度较快。部分先进产能被获准释放,意味着276个工作日制度可能出现松动。但根据此次的协议,参与的煤炭企业制定的调整方案,应保证煤矿年度产量不突破276个工作日核定的产能。先进产能煤矿的月度增量空间是重新核定产能(276天)和原来核定产能(330天)的差额。月度产量调整不能突破按330天工作日核定的产能,年度产量仍然不突破按276个工作日核定的产能。
煤炭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协议内容并未放开276个工作日制度,煤炭企业仅可以在全年淡旺季调节产量。另外,释放先进产能预案针对的是动力煤,焦煤市场将不受影响。8日,山西焦煤集团公路精煤价格宣布再度上调,其中主焦煤上调80元/吨,1/3焦煤上调60/吨,肥煤上调7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以来,煤炭行业去产能速度也在明显加快。据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鲁俊岭8日上午介绍,截至8月底,全国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了今年全年的60%,累计退出产能1.5亿吨。前8个月煤炭产量同比下降将近10%。而7月底,国家发改委曾通报称,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度仅为38%。按照计划,2016年全国煤炭行业将退出过剩产能2.5亿吨。
据测算,今年国内煤炭合法产能为55亿吨,但有效需求约在36-37亿吨,压缩空间仍然较大,因此不能因为目前的煤价上涨而放缓去产能步伐。
【指数定义】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Bohai-Rim Steam-Coal Price Index),是反映环渤海港口动力煤的离岸平仓价格水平以及波动情况的指数体系的总称,素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
【研究意义】
1、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国内动力煤价格的参照体系,可以帮助煤炭供需企业及时、准确地把握动力煤价格水平与变化趋势,引导企业合理决策,维护煤炭市场的稳定。
2、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国内动力煤价格的发布体系,可以面向全社会提供公正、透明的动力煤价格信息,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动力煤价格水平,促进市场化煤炭交易体制与价格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3、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是国内首个煤炭类商品价格指数。该指数的编制与运行可以为我国煤炭价格与能源价格乃至行业研究探索发展方向,奠定实践基础,积累研究资料。
4、目前国际主要煤炭生产、消费国大多已建立了煤炭价格指数,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编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可以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煤炭价格参照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贸易活动中的话语权,促进国内与国际煤炭市场的良性互动,在国际煤炭贸易活动中维护国家利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