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浙江世宝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这一停牌,让公司1月12日的大宗交易流露出别样意味:当日公司成交1153.85万股,恰与公司一定增解禁股东持股完全一致。其中1100万股的买卖双方更是出自同一营业部。是谁如此巧妙地“买在停牌前”,而几乎所有股份依然在同一营业部“流转”,这其中是否有其他安排?当持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过桥”之后,原本股东的面目早已模糊,而留下的种种疑问,仅凭公开信息不足以解答。
根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1月12日,浙江世宝成交两笔大宗交易,单笔数量分别为1100万股和53.85万股,合计1153.8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65%,每股成交价格20.33元,总成交金额约2.35亿元。卖出方均出自方正证券南京珠江路营业部。而接盘方中,1100万股的买方同样显示来自于方正证券南京珠江路营业部,“零头”53.85万股的买方显示为华泰证券南京中央路第三证券营业部。
上述1153.85万股的卖出方有迹可循。2015年12月28日,6家机构持有的浙江世宝3820万股定增限售股解禁,其中“申万菱信基金-光大银行-申万菱信资产-华宝瑞森林定增1号”为此番持股量最大的解禁股东,所持股份对应为1153.85万股,同上述大宗交易的持股量完全一致。2014年12月,包括华宝瑞森林定增1号在内的6家机构,以18.46 元/股的价格参与了浙江世宝的增发,上述股份于2014年12月26日上市交易,而这一认购价格较公司当日收盘价折价30%。
尽管熬到定增股解禁,无奈错过牛市,只能眼看公司股价创出52.87元牛市新高之后一步步跌向原地。而解禁之后的时机仍然不理想。2016年初始,浙江世宝无法幸免于整体市场的大跌。公司股价自1月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至1月12日下跌32%,股价跌破30元关口没几天,20元大关近在眼前。眼看一步步“逼近”增发价,或是该股东此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之动因。
然而,疑问却未曾消除。如果是定增股东火速减持解禁股,投资收益率并不理想。以大宗交易20.33元/股的成交价格看,较当日收盘价折价超10%,就18.46元/股的认购价格而言,收益率更是仅为一成。
不过,此番浙江世宝的停牌,或许赋予了此番大宗交易新的动机解读。“这宗交易里,几乎所有的股份买卖营业部都是同一个,而且不久之后公司立即停牌,不排除只是‘过手’的可能。”有市场人士如此表示,定增产品出于期限考虑不排除有退出需求,而相关接盘方的介入亦能保证双方一定的利益,隐身在大宗交易之后的“进退”更为便利,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
到底是谁恰好时机地在停牌前买入了浙江世宝股份?或许不能单纯解释为“碰巧”。此前浙江世宝曾于2015年5月29日停牌筹划重要收购事项,但公司此后于8月28日因终止筹划上述重大资产重组而复牌,并承诺未来3个月内不再筹划。如今窗口期早过,如果说上述接盘方是冲着重组预期而来的话,能够在买入后立即迎来停牌,如此“好运气”的概率有多大?值得关注的是,在浙江世宝停牌前,公司股价已连续三个交易日高开并涨停,明显强于市场整体走势,尤其是1月19日成交明显放量。停牌前,公司股价涨停收于25.28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