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但后发优势更加明显。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势下,中西部地区具有逆势增长的经济潜力,是我国稳增长的最大回旋余地所在。充分释放中西部地区增长潜力,应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基础支撑、以对外开放为活力来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引擎,充分发挥资源、要素、政策叠加共振产生的乘数效应。
坚持集聚发展、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作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工业化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够,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一是以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打造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园区,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促进同类企业集中发展,克服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缺陷。支持园区探索跨区域合作,采取合作共建、整合托管等模式发展一批“飞地园区”和合作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二是以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发挥水电、矿产、油气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载能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三是以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提高工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重点培育产业链中成长空间大、附加值高的环节,提升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加快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
坚持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把新型城镇化打造成为新的战略支撑。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中西部地区尤其应挖掘城镇化滞后所蕴含的增长潜力和后发优势。一是以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的理念推进新城新区建设。依托新城区建设产业园,依托产业园拓展新城区,同步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二是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把毗邻城市建成经济联合体,推进同城化、协同化,加快构建一体化的产业、市场、公共服务和城际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三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
坚持世界眼光、包容胸怀,加快建设对外开放的平台和通道。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比较落后,扩大对外开放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添巨大活力。一是强化会展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会展签约项目追踪服务,设立重点项目督导组,确保重要签约项目落地。二是加快与国际联通的大走廊、大通道建设。着力通过交通大联通促进区域大联结、市场大联动、对外大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融入全国和世界经济大格局。三是根据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特征,规划建设国际化社区,形成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区域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稀缺要素的争夺。中西部地区必须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用好本地要素,吸引外部要素。一是促进优势资源有效配置。通过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把资本、技术和人才引进来,实现从简单卖资源向卖深加工产品转变。二是激发社会资本和人才活力。实行没有“玻璃门”“弹簧门”的普惠政策,设“路标”、除“路障”,为民间投资“松绑开路”,营造宽松、适宜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大培育和引进人才的政策力度,真正把创新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三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降低商务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产业链交易成本。强化法治保障,营造公开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