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开放提速 军民融合后续政策可期
军民融合,先从打破制度藩篱开始。
“9.3”大阅 兵之后仅仅5天,军民融合第一个政策大红包如期而至。
9月8日,国防科工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公布了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新版许可目录分核武器与军用动力、军用航空器等11大类,共755项,与2005年版许可目录相比减少约2/3。
专家称,许可管理范围的大幅缩小,对于推动军工开放,充分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促进有序竞争,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而据记者了解,军民融合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在“大安全”、“大防务”的思路之下,预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政策“红包”登场亮相,给予军工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许可目录10年“瘦身”逾六成
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建设从1999年开始启动。原国防科工委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5年发布了三版许可目录,此次修订是在2005版目录基础上进行的,力度之大超出过往。
“新版许可目录仅将对国家战略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国家秘密安全有影响的武器装备,对武器装备战技指标、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核心配套产品,以及难以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专用配套产品列入许可管理范围。对武器装备作战性能影响不大的一般分系统和配套产品,不再列入许可管理范围。”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与监管司司长王欣说。
记者了解到,许可目录大幅“瘦身”,相比2005年减少逾六成。诸如舰船平台罗经导航系统及设备、水面舰船航行操作控制系统、气象雷达等都不再需要取得许可,社会单位可直接参与。普通军用车辆作为一个大类,此次被整个取消许可,向社会力量全面放开。另外,航空船舶领域空调等制冷设备,以及气象雷达等电子设备也是首次“解禁”。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徐占斌表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是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重要依据。修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进一步减少许可项目数量,营造鼓励竞争的制度环境,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贯彻落实中央简政放权要求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
据悉,新版许可目录进一步规范了许可专业的名称和层次划分,整合了许可专业的类别,将多个行业都涉及的许可条目列入通用专业领域,取消部分武器装备一般分系统、配套产品的许可,缩减武器装备专用原材料和机电设备的许可。此外,考虑到近年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适当增加了部分许可条目。
更多政策红包可期
从深化改革的宏观层面来看,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属于“简政放权”的改革大项类目中,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浮出。而从军工产业的角度来看,新版许可目录是军民融合产业“组合拳”的组成部分,未来还有包括《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的政策推出。
“无论是从那个角度来看,军民融合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在“大安全”、“大防务”的思路之下,预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政策“红包”登场亮相,给予军工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业内专家说。
记者注意到,8月中旬,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国防科工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着力疏通阻碍军民深度融合的“堵点”,缓解影响国防科技创新的“痛点”,消除军品市场监管的“盲点”,有效防控和杜绝腐败滋生的“风险点”,通过改革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许达哲要求,今年下半年,国防科工局各部门要继续简政放权,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梳理。要加强军工行业监督,研究国防科工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一批规范行政、完善监管的法规性文件立法。
“我们将以推动军工开放为突破口,吸纳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国防工业建设。”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徐占斌向记者表示,接一来国防科工局还将推动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军工企业改组改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投资建设。并且,扩大军工企业外部协作,推进军品科研生产有序竞争,推动军工集团不断提高外部配套率和民口配套率。
事实上,今年有望落地一揽子政策,推进军民融合踏上新台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明确,将开展12 项重点任务,包括编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和编制《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等。并据了解,目前一些军工集团和省份也在编制军民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有望和国家有关规划衔接呼应,相互支撑牵引。
国金证券分析师分析说,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推进军民融合的坚定决心。军民融合专项行动是对该战略在具体措施层面的进一步跟进和实质性的落实。未来,相关上市公司或有望再度受到政策红利的提振。(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