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网在服装消费弱复苏、“关店潮”频现的大环境下,海澜之家(600398)却延续着上市以来业绩逆势高增长的态势。支撑其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在其背后又有哪些风险值得关注呢?
增速高于同行
海澜之家,原名凯诺科技,是去年通过借壳上市而来。上市首年,海澜之家便交出了一份靓丽的财报,2014年实现净利润23.75亿元,较上年增加75.83%。公开资料显示,海澜之家2011年实现净利7亿元,2012年实现净利8.5亿元,2013年全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2.94亿元。
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仍延续了业绩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39.58%;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35.68%。另外,电子商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59%。
而同为男装品牌的七匹狼日前预计2015年1月至6月净利润9074.84万元至13612.27万元,同比下降10%至40%。美邦服饰则预计其上半年净利将出现亏损,金额约-15000万元至0万元。森马服饰虽然也预增,但幅度比海澜之家低,其预计2015年1月至6月净利润3.44亿元至4.47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0%至30%。
借众筹模式起飞
海澜之家为什么能领跑众多同业公司,其发展的法宝是什么呢?多数业内人士把它归结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通过加盟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加盟商实际上只需要承担加盟租金和流动资金,门店的管理由公司统一运作。”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服装企业相比,海澜之家的供应链管理有所不同,上游供应链以代销为主买断为辅,下游供应链则是加盟投资+直营管理模式。
“这个有点像众筹模式,将供货商、房东等上下游角色发展为公司股东,并且实现了上下游扁平化,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用自己资金的环节比例很少。”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海澜之家新开门店207家,期末门店总数3382家,较2014年上半年末增长6.89%,门店有效营业面积同比增加18.11%。而在2009年初,海澜之家门店数为655家。
2015年海澜之家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0%,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33亿元,同比增39.58%,略超公司既定目标。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判断,全年收入增速有望达到预期,在毛利率稳定回升、营业成本继续得以控制的基础上,净利增速将继续超过收入增速。
机构提示库存风险
虽然海澜之家在消费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逆势高增长,但业内人士仍提示其存在的风险。
上述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产业链良性循环为海澜之家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在消费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这种供应链模式的风险也在积累,“以委托代销方式经营,门店产生的存货由公司承担”。
因此,多家券商分析师认为,海澜之家独特的运营模式导致报表库存风险较高,假如终端需求不振就可能为其带来系列风险。李婕在研报的风险提示中表示,海澜之家有终端售罄率降低、加盟商和供应商持股集中风险。东方证券也提示:国内经济下滑的风险,终端库存积压的风险。
资料显示,海澜之家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规模为64.94亿元,同比提高23.94%,较期初提高6.69%。此外,公司2015年上半年期末应付票据余额18.17亿元,应付账款余额47.79亿元,两项合计65.96亿元,不仅高于去年末的64.21亿元,而且高于上半年营业总成本57.94亿元,高于期末存货总额64.94亿元。
对于公司存货较高的问题,记者多次联系上市公司,但截至收稿,仍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