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非公开发行从材料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
公司近况
公司拟向杉杉控股、华夏人寿、天安保险非公开发行1.5 亿股,募集不超过34.46 亿元,分别用于3.5 万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评论
公告披露的拟投资项目具体如下:
1. 新增年产3.5万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12.2 亿元,募集资金7.8 亿元)。基于负极业务良好的发展势头下,公司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加产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满足下游动力电池细分市场对于优质负极材料的广泛需求。目前公司是奔驰、BMW 等海外电动汽车电池负极供应商,另外将布局硅碳、石墨烯等未来市场前景良好的负极材料。
2.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4.7 亿元,募集资金22.2 亿元)主要包括:新能源整车研发平台(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研发推广、动力总成系统项目(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部件技术产业化)、LIC(锂离子电容)应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是国内最大锂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形成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成熟产品体系,向下游延伸能够进一步整合公司综合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3. 补充流动资金4.43 亿元,主要是公司基于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成本的考虑。
估值建议
本次非公开发行预案发行价格22.97 元/股,其中母公司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拟认购9000 万股约20.7 亿元,占比60%。实际控制人通过非公开发行大比例参与,看好未来业务拓展前景,发挥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打造公司成为锂电池新能源业务平台型企业。
由于负极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短期内对盈利能力影响有限,暂维持公司15/16 年盈利预测0.9/1.02 元不变,目前股价对应15/16 P/E 31.3/27.6x。维持中性评级,估值中枢上移,上调目标价7.3%至33.79 元(对应16 年 P/E 33.1x).
风险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中金公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