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王亚伟8.87亿买入工行
作为基金一哥,从华夏基金到千石资本,一哥王亚伟的一举一动仍广受关注。这不,上市公司公布的2014年四季报显示,王亚伟又耗资8.87亿元四季度买入1.88亿股工行。
工行的年报显示,在去年四季度蓝筹股发飙的时候,王亚伟仅买入1.88亿股就进入了宇宙行工行的前十大股东,从股价推算来看,王亚伟买入的工行目前市值在8.87亿元左右。从工行走势来看,去年四季度到现在,王亚伟买入的工行浮盈并不大。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作为宇宙行的“大烂臭”工行,一哥王亚伟仅用了8.87亿就成了工行第十大股东,这对于动辄百亿资本的基金来说,可谓是一大震惊。从去年深交所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基金都在追逐新兴行业,重仓创业板,去年三季度基金持有的创业板股票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约45%。虽然去年四季度蓝筹股爆发,一度引发了基金的逼空,有私募调侃,“在2015年之前,基金还一度很担心大烂臭抽风,所以不买蓝筹股还有些担心,但是在去年四季度蓝筹股爆发抽风后,基金会更加放心大胆的买新兴行业的股票了。因为蓝筹抽风的已经抽过了”。而如果考虑到2015年的行情,可能基金对于银行等传统行业的股票配置比例更低了。
翻看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王亚伟还持有三聚环保(300072)、明家科技(300242),启明信息(002232)。其中,王亚伟持有三聚环保2535万股,目前市值在8.87亿元,与持有的工行市值相当。此外,持有明家科技100万股,此外,王亚伟持有启明信息715万股。
王亚伟2014年四季度持股情况
对于王亚伟买入工行,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总监认为,在目前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工行等银行股股息率在5%左右,工行最新的含税股息率是5.4%,目前最新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6%,因此,工行等这种高股息率的股票是非常值得买入的资产,而且未来还预期利率会进一步下行,分红率高的工行等股票具有战略投资价值。
目前工行也在向互联网金融方向转型,在3月23日工行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发布会上,工行行长易会满搞了一个乔布斯式的发布会。
另外一位从公募辞职到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表示,王亚伟最让他佩服的地方在于“法无定法”,他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王亚伟一度通过重组股获得了非常高的收益,但是在特定的时间,传统的工行等股票也是可以进入他的法眼的。
其实早在王亚伟担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的2005年到2012年期间,王亚伟也前前后后买入并重仓持有过工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601166)。从2011年三季度至2012年中报,王亚伟曾重仓股兴业银行,王亚伟当时买入兴业银行2亿元左右,占基金净值比例4.5%。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年底,王亚伟又曾重仓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其中,在2009年年底,工行是王亚伟第一大重仓股,占华夏大盘净值比例9.74%,建设银行为王亚伟第二大重仓股,占华夏大盘净值比例9.68%,交通银行为王亚伟第六大重仓股,华夏大盘净值比例3.11%。
关于投资,让我们重温2012年5月,王亚伟在离职会上的答记者问:
记者:您有什么不同的风格?
王亚伟:不同的风格谈不上,我觉得作为基金经理,独立思考非常重要。要坚持对投资的独立思考。市场环境确实比较浮躁,如果不能坚持独立思考这一点,投资很容易跟着大家跑。一个人活在人群里好像有一种安全感,但其实是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对于投资来讲,跟随大众投资并不一定正确,很可能做错。
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是说自己的看法都是对的、排斥外界,我觉得,恰恰相反,独立思考是要尊重市场,只有尊重市场才能保持独立思考。
记者:想了解一下您对投资本身的理解,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应该重视什么方面,怎么样提高自己的能力?
王亚伟:大家经常讲,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要做好投资,光靠科学是不行的,巴菲特说只要具备中学文化就够了,像考试一样,考一百分没有好坏之分,但科学只是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说你光靠科学就能取得胜利。另外还有艺术的成分在里面,艺术的成分是很难量化的东西。主要是要靠大家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能够让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所以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度”,对“度”的把握是投资的关键,因为投资里常常有互相矛盾的东西。
比如说投资的时候,有主见是好事,但是过分的有主见,可能是一种刚愎自用,就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走到了极端。但如果完全没有主见,那就到另外一个极端。所以什么时候你要有主见,什么时候你要顺应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这个时候就非常重要了,每个人做的抉择都不一样。可能有的新基金经理来的时候非常自信,但是不晓得在什么时候,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再比如像止损,止损多少幅度合适,是5%,7%,还是15%的止损,没有一个统计的标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参数。每个人相对来说有一套自己的系统,这个系统有很多参数,但并不一定能量化这个参数,涵盖了每个人的经验在里边,也许过一段时间又要做相应的完善和调整。我觉得所有的投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对于“度”的把握,而度的把握也无法量化,即便能够量化,别人也不一定能够适用。
举例来讲,穿西装并不一定要穿名牌,把巴菲特的方法拿过来用,也并不一定好,名牌并不一定适合你。对于每个人来讲需要量身定做,要根据身材和气质去选择面料,裁剪尺寸。在投资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独有的,随着市场的变化可以不断完善的一套体系,我觉得这是持续投资成功的关键。
记者:我们注意到去年的年报中和以前的不同的是您没有参加新的重组股,原因是什么?您今天能不能讲一下投资重组股的过程和心得。
王亚伟:第一点我想说明一下,第一个我投重组股,当时我投的时候市场比较少,大家觉得比较特殊一点。大家觉得这是我是在投资上的一个特点,但是从14年的时间来看,投重组股是我投资生涯中一个很短的阶段,而且我投重组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说从我投资的比例上,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重组股对于我基金的整体业绩影响不大。
第二点我的投资风格是尊重市场、挖掘市场中被低估的投资机会。可能在某一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定阶段,那个时候重组股可能会存在机会。而很多同行没有看到这些机会,或者是看到了机会而不屑于去参与,我关注的多一点,机会留给我的多一点,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投资强调与时俱进,我觉得现在重组股整体来讲没有超额收益,可能是风险大于收益的结果。所以从整体上来讲,应该是更加注重风险,所以我相应的做出了调整,这个调整背后是我对市场投资机会发生变化的判断。(中国基金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