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正文

发改委宏观院:06考验中国经济的诸多因素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6-01-11 09:23: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在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这一新的问题开始在钢铁等重要行业显现。同时,从中期经济运行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着较明显的通货紧缩压力。

  产能过剩不良后果显现

  2005年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增幅仍高达达37.1%,连续四年投资的过快增长所形成的产能将集中在未来二、三年中释放。

  产能过剩对微观经济的不利影响有: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跌,效益大幅滑坡。年中以来,由于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的放慢,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与3月份的高点相比,至10月末钢铁价格跌幅超过了30%。与此同时,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效益明显滑坡,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52.2个百分点,8、9月份利润出现了近六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前10个月水泥和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0.6%和36.7%。

  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3月份以来,工业产品销售率有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其中8-10月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三个月平均下降幅度为0.6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库存量明显增加,1-9月份,39个工业行业中有16个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钢铁、石油化工和化纤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30%。

  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企业的亏损面有所扩大。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31.7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钢铁、石油加工、化纤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接近或超过1倍。1-10月累计,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2.37%,比上年同期扩大0.41个百分点。

  开工不足,资源闲置浪费。目前已经出现明显过剩的行业如铁合金、电石行业企业开工率已降至不到一半;钢铁行业的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结果,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大量增加,使得前期大量的投资难以得到预期的回报。总体来讲,当前经济运行开始出现“宏观喜、微观忧”的现象。

  产能过剩对宏观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将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首先,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很强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其次,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使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使经济增长支撑力不足,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调压力。

  三是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明显增加,金融风险增大。

  通货紧缩压力加大

  从中期经济运行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着较明显的通货紧缩压力,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总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

  9月份以来各类物价增长回落幅度加大表明,经济增长面临的潜在通货紧缩压力增大:首先,CPI增幅回落的力度加大。9月至11月CPI同比分别增长0.9%、1.2%和1.3%,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比4.3个、3.1个和1.5个百分点。我们估计现阶段CPI的均衡增长水平大致为2%至3%。

  其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长开始加速回落。从9月份开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幅加速回落,9-11月份分别为4.5%、4.0%和3.2%,月跌幅逐渐加大,已经开始跌破此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工业品出厂价格高增长的平台,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增幅在短短的三个月回落了2.8个百分点,11月份仅增长4.5%,为2004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增幅。

  其三,10月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增长3年来第一次由正转负意味深长,这是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最早信号。10月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同比下降0.2%,这是各类物价指数增长中第一个由正转负的物价指数。2005年以来这一物价指数降幅大大超过其他指数,由1月份的7.5%回落到11月份的-1.9%,回落9.4个百分点,而自去年13-15%的高位降幅更是惊人。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是物价指数中的先行指数。2003年经济加速增长之前,2002年1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增长开始由负转正,CPI增长滞后一个季度由负转正,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由负转正则滞后两个季度。

  四是金融运行存在一种内在的收缩趋势。货币供应和需求的“松紧”主要是看M1的增长和贷款的增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M1增长大幅回落,从20%的高位降至2005年3月份的最低点9.9%,二季度末以后有所回升,但力度有限,10月末M1同比增长12.1%,同时贷款增长持续处于13-14%之间的相对低位。从M1的增长看,目前的货币需求增长是偏低的,因此难以支撑物价回升。

  另外,金融上的一个内在紧缩信号是存贷差的迅速增大,至2005年10月末,存贷差已增至9.03万亿元,估计全年新增存贷差将突破3万亿元,而去年仅新增1.4万亿元,2000-2003年间新增存贷差均不超过9500亿元。存贷差的扩大既反映了存款增长明显比贷款增长快,也反映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明显趋于谨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