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青岛港(06198.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整体回顾
2025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本集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抢抓山东自贸区、上合示范区和RCEP先行示范区等政策赋能机遇,持续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港口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沿黄流域「出海口」和对外开放「桥头堡」地位更加稳固,枢纽港地位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不计及本公司持有的相关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权益比例)完成货物吞吐量36,149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03万TEU,同比增长7.6%;完成干散杂货吞吐量1.27亿吨,同比下降1.7%;完成液体散货吞吐量0.49亿吨,同比下降10.1%。
主要经营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对比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4.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3.66亿元,增幅为4.0%,主要为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板块收入增加。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实现毛利人民币37.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3.32亿元,增幅为9.8%,主要为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板块毛利增加。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8.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2.00亿元,增幅为7.6%,主要为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板块利润增加。
业务展望:
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正面临着新的、实质性的阻力,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本集团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将借助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机遇,抢抓政策红利,持续深化改革,坚持业绩为王,为本公司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一是聚焦做强枢纽中心。巩固传统货种领先优势,做大新兴货种规模,提升全货种综合服务能力,巩固东北亚第一大集装箱枢纽港、北方第一大油品外贸口岸、全球纸浆接卸母港等优势地位。提升港口硬件设施能力,重点项目加速开工建设,加速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建成投用,拓展港口发展空间。
二是聚焦智慧绿色发展。依托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聚合航贸要素,构建全链条数字化服务,打造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发挥交通运输领域首个、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作用,抢占行业制高点。强化推动「云港通」业务全覆盖, 拓展中国北方港口生物燃料油、撬装甲醇加注业务,打造全国首个「氢能零碳查验区」,争创首批集装箱「五星级绿色港区」。
三是聚焦夯实发展根基。深化推进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管理,强化本质安全、质量标准、流程优化、降本增效,构建治理规范、运营高效、安全可控的现代企业治理样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