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创新航(03931.HK)2025年中期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27 08:01: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创新航(03931.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作为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本集团致力于成为能源价值创造者,以‘超越商业,造福人类’为使命,以‘共创共赢,成就伟大’为愿景,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开拓创新与技术引领,持续塑造新能源产业健康生态,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实现尽最大担当,为人类能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切实履行责任。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收入人民币16,418.8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实现期内利润人民币752.9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4%。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产品与技术持续创新
      本集团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终端用户与客户的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发展的根本追求,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产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通过持续创新,打造顶尖的技术和产品,实现技术的自我突破,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本集团重点围绕‘先进材料、高性能电池技术、新型电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同时,聚焦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完成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等核心材料的自研开发,全固态硅基体系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430Wh/kg,完成全固态电池产线建设,为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与后续产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本集团遵循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并与‘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专利布局为核心,打造持续创新的品牌力,已形成覆盖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系统集成、电气电路、BMS、制造工艺设备和电池循环再生等电池全产业链的专利布局。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全球专利申请总量4,983项。
      本集团结合自身技术能力和产业化实力,不断追求动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安全性能,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三元系、磷酸盐系新产品;深耕电力储能(新能源发电侧、电网侧)、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应用场景,持续保持产品力领先。
      乘用车市场产品
      (1)三元动力产品
      (1)800V5C中镍高电压电池:可实现10%电量至80%电量充电时间12分钟,独家配套小鹏新P7超长续航等爆款车型,助力小鹏新P7创造了24小时行驶3,971km的全球新纪录。
      (2)‘顶流’高镍圆柱电池:能量密度310Wh/kg的R46圆柱电芯已量
      产配套行业头部eVTOL客户。及
      (3)400Wh/kg固液混合电池:完成400Wh/kg固液混合电池产品开发,并将实现量产配套。
      (2)磷酸盐系动力产品
      (1)‘顶流’铁理圆柱电池:高功率磷酸铁锂R46大圆柱电池,作为
      针对混动市场推出的平台化产品,在行业内首家实现量产,并已配套吉利、东风等最新混动车型。
      (2)800V5C超充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10%电量至80%电量充电时间12分钟,可同时应用于纯电和混动领域,在2025年四季度配套小鹏新车型量产的电池是全球首个5C的铁锂超充增程电池。及
      (3)下一代磷酸锰铁锂电池产品:可实现210Wh/kg以上能量密度,实现10%电量至80%电量充电时间15分钟,已完成整车端验证。
      商用车市场产品
      构建‘至远’电池全场景、全覆盖、全赋能的产品矩阵架构,覆盖微面、中面、大面、微卡、小卡、轻卡、客车、重卡及工程机械等全系列商用车型,针对性解决客户核心需求,构建硬核产品力。
      (1)轻商领域:城配市场,正向开发乘商一体包平台产品,可实现20%电量至60%电量充电时间18分钟,空间利用率提升10%,有效提升补能效率和载货能力,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批量交付;城际物流市场,行业首推的134KWh单包大电量方案,续航里程突破350km,已实现量产配套;客车市场,标准箱完成迭代,覆盖90-600KWh电量需求,适配8-16米全系公交车型,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配套。及
      (2)重商领域:实现场景化电量设计。短倒运输市场,采用100KWh标准箱灵活组合,覆盖电量200-600KWh,已实现批量稳定交付;干线物流市场,配备200KWh底挂电池方案,大幅提升续航能力,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量产配套;混动氢燃料重卡33KWh快充包已开发完成,可有效解决市场端加氢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批量交付;800V5C超快充重卡电池系统可有效解决充电焦虑问题,大幅提升运营效率,预计将于2026年首发推向市场;成功开发叠层(CTB)电池系统,极简化的设计,结构创新,实现284-426KWh全电量覆盖,适用于工程机械的恶劣工况场景,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量产配套。
      储能市场产品
      (1)电力储能应用场景:
      (1)314Ah电芯产品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获得客户对产品及交付能力的高度认可;314Ah二代长循环储能电芯可达到15,000次的超长寿命,确保96%以上的高能效,同时前1,000次循环实现了零衰减。
      (2)392Ah储能电芯是行业内6.25MWh集装箱最佳解决方案,已率先实现批量稳定交付。
      (3)新一代‘至久’600Ah+储能大电芯,能量密度达到440Wh/L以上,实现20尺标准集装箱电量6.8MWh以上,可支持系统2,000V高压,可将电站的能效提高0.5个百分点,整个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降低8%,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大大提升;产品将于2025年四季度实现量产。及
      (4)新一代‘至久’588Ah储能大电芯,可达到10,000次的超长寿命,确保96.5%以上的高能效,实现安全可靠性、寿命衰减、系统效率、能量密度等核心指标的全面提升,大幅提升电站整体收益,产品将于2025年四季度末实现量产。
      (2)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推出261KWh液冷户外储能柜产品,面积能量密度从153KWh╱㎡提升至行业领先的200KWh╱㎡,显着节约占地面积;产品搭载自研能源管理系统(EMS),融合先进AI算法与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效、安全、智能的能源管控,15年超长使用寿命,大幅提升业主收益。产品解决方案可扩展性强,支持从百KWh到2MWh的灵活配置,满足多样化需求。该系列产品已开始量产配套,并在企业、园区、光储充、数据中心、机场等多类场景应用投运,拓展到欧洲光储充等复杂场景的解决方案,适用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工商业储能市场不同规模及应用场景。及
      (3)户用储能应用场景:推出标准化户储产品及完整解决方案,产品实现2.7-15KWh全域覆盖,能量密度高达140Wh/L,安装空间节省40%,电池寿命延长15%,能量转换效率超过98%,年发电量提升5%~8%,可实现10年TCO(总体拥有成本TotalCostofOwnership)降低20%以上;具备OTA(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远程升级功能,运维成本降低60%,实现‘更高效发电、更安全运行、更紧凑部署、更长久收益’的户储全新系统架构的DC/DC解决方案,为全球家庭能源管理提供核心底层支撑。产品应用覆盖于不同系统架构,涵盖低压直流系统、高压直流系统以及直流-交流一体机系统,与多家国内外客户形成战略合作,产品已批量出货至英国、土耳其、德国、法国、葡萄牙、智利等国家。
      船舶市场产品
      产品实现从小型客船到集装箱船的全域船型覆盖,装电量实现KWh到MWh全覆盖。船舶专用电芯取得了CCS认证及海外ABS、RINA证书。船用二代系统电芯容量提升40%,系统能量密度10%,寿命提升50%,性能行业领先。考虑船舶极端应用场景需求,采用乐高型设计理念,适配各种船型结构的需求,提升船舱的空间利用率,满足更多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助力国际化战略实现。
      2、全场景业务布局加速落地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各业务领域不断规模化上量,实现持续高速发展。本集团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21.8GWh,同比增长22.7%,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单月装车量达4.7GWh。本集团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实现大幅增长,排名全球第四。
      乘用车市场:国内市占率创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本集团2025年6月单月市占率达到7.4%,2025年7月单月市占率达到8.25%。客户开发方面实现全球前三大车企集团全面进入,多个国际OEM下一代平台项目定点,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1)纯电领域:在中高端车方面,800V高压平台5C超充电池月销超2万台套,在国际OEM品牌方面,丰田BZ3X实现量产配套;顺利推进小鹏、乐道、零跑、奥迪、北汽等多个车型的电池量产准备,为下半年销量创新高打下坚实基础。
      (2)混动领域:装机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加速推进与吉利、零跑、长安新混动项目合作,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成功实现奇瑞、东风、北汽等多家客户多款混动车型的量产配套,新增配套10余款混动全新车型。及
      (3)国际市场:获得大众、现代、丰田全球前三大车企集团全部进入,交付数量稳步攀升,交付产品类型日益丰富。
      商用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本集团上半年国内商用车装车量同比增长310%,其中单月商用车装车量进入行业前三,市占率大幅提升;同时,新车型配套高速增长,实现新车公告230款以上,较上年同期增长33%,实现各领域车型全面覆盖。
      (1)轻商领域:目前已与奇瑞、吉利、瑞驰、福田、东风、长安、金龙等客户深度合作,持续提升客户端的渗透率。行业首推轻卡车型百万公里定制版,大幅提升电池系统质保,有效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业内认可,提升客户满意度。
      (2)重卡领域:目前已与重汽、徐工、三一、陕汽、解放、东风、临工、柳工等客户在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专用车、工程机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及
      (3)国际市场:成功通过欧洲Volvo的定点审核,获得Volvo全球商用事业部(挖掘机、巴士、卡车)全面认可;获得土耳其最大的大巴╱客车制造商定点;量产配套全球头部的矿用运输车项目、法国轨道交通项目。
      储能市场:本集团上半年出货量实现大幅增长;电站运营效率和收益实现国内领先;海外成功配套拉美和南非最大电站项目,进入多家头部开发商和电网公司的供应商名录,海外电站业务布局新突破。
      (1)与国家电投、中核汇能、三峡新能源、中节能、国家能源集团、华润集团、中国能建等深化战略合作,多个储能电站项目采用公司产品并实现投运并网。
      (2)电站运营效率和收益实现国内领先;结合不同省份的政策及市场机制建立盈利模型,采取多种合作开发模式,助力公司电站业务发展。
      (3)与系统集成商、风电、光伏等领域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与多个系统客户达成设备框架采购合同,实现长期稳定供货关系;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进一步提升,成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货商和战略合作伙伴,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4)在继续保持电力储能细分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在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细分领域,通过全场景的标准化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出,完成市场布局,为下一步市场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及
      (5)国际市场实现重大突破,产品从户储,工商业到大储实现全维度覆盖,满足客户多维度需求;作为第二代长循环储能电芯的供货商,成功锁定海外客户长循环储能电池订单;同时,作为市场主流产品的5MWh液冷集装箱和储能户外柜等系统产品量产配套,产品性能行业领先。
      船舶及新兴市场:成功交付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首个混合动力船舶项目及配套中东高端海工装备市场;获得首个兆瓦级船用电池系统国际订单、新加坡港口电动船泊项目批量订单,实现多个新区域业务突破;行业内首家通过eVTOL动力电池制造符合性审查,低空飞行市场实现规模交付;与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合作开发的固态电池项目实现阶段性里程碑进展;持续开拓轨道交通、矿山矿用等新兴市场。

业务展望:

围绕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本集团始终坚持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面向未来进行研发布局,建立‘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多市场应用-规模化交付-精细化运营-技术迭代升级’的正向循环机制,聚焦平台化产品,构建跨领域、跨场景的动储产品矩阵,实现动储业务深度协同,全场景打造硬核产品力,同时,持续开拓轨道交通、矿山矿用、低空飞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产品解决方案,以领先的技术、极致的服务赢得客户高度认可,引领行业发展新高度。
      乘用车市场方面,已完成在插电式混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经济性纯电汽车、中高端纯电汽车等市场重磅产品的布局和车型配套,小米、小鹏、零跑、智界、吉利、长安、丰田、大众、现代等新平台项目开发进展顺利。本集团将持续迭代升级,优化资源投入,持续深化基于领先技术引导的全球化布局。
      商用车市场方面,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持续深化新能源商用车全场景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轻商领域稳交付,强化与头部车企联合研发力度,深度合作,保障交付;重卡领域快增长,赋能物流企业TCO(总体拥有成本TotalCostofOwnership),开拓商业新模式;工程领域新突破,聚焦装载细分场景突破;国际市场抓机会,把握新能源商用车国际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围绕‘协同,创新,提效,服务’主旨,全面推进终端及区域策略,提高市场份额。
      储能市场方面,国内业务继续与电力集团、系统集成商、风电、光伏等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建立更加深入、长期的战略合作,实现储能出货量的持续大幅增长;进一步深入参与到新能源电站业务链条中,将性能、服务和成本优势进一步发挥,打造在电力集团中的品牌优势,并转化为业务增量;同时,将精准匹配系统集成商的市场开拓过程和产品需求,实现在头部集成商客户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和交付倍增;在已建立的电站业务能力基础上,参与独立储能电站的竞配业务,电站运营效率和收益实现国内领先;工商业储能方面,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实现出货快速增量。国际市场方面,与海外多国的头部集成厂、开发商及业主方实现全面对接和多维度合作。
      船舶市场方面,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国内主流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加速在观光旅游、内河航运、港口拖轮等应用场景的电动化进程,推动国内船舶行业的绿色转型,同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紧跟全球船舶电动化趋势,提供定制化的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围绕国际化战略目标,本集团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产能方面,泰国基地已顺利建成投产,欧洲基地已于2025年一季度正式开工建设。随着欧洲基地的稳步推进,本集团国际配套交付效率和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效提升本集团国际竞争力及国际知名度。产业链方面,本集团将与现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创新,持续开发全球新合作;同时,结合全球合作伙伴的区域性分布,积极拓展和布局本土化产业链体系,力争形成多元化的区域产业协同,进一步推进‘能源+’战略实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创新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