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永兴股份(60103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环境治理行业,专注于城市固体废物治理及清洁能源生产,核心业务包括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及生物质处理业务。其中垃圾焚烧发电系以生活垃圾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焚烧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发展与城镇化率、人口规模相关性较高,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随着“无废城市”的建设稳步推进,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垃圾焚烧为核心的固废处理及综合利用体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由投资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与精细化运营转变,由单一焚烧处理向资源循环利用升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绿电直连等新产业政策加快落地,产业整体呈现“绿色、低碳、循环”的鲜明导向。企业在运营管理上更注重于精细化管理和数智化赋能,在项目提质增效上更着力于包括供热业务在内的主业延伸,并且积极探寻绿色电能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整合项目资源,各种收并购活动更加频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此外,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企业积极进行海外项目拓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垃圾焚烧发电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16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别位于广州、雷州、邵东、忻州等地,设计处理能力合计34690吨/日。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深耕多年,在项目运营管理、技术研发、焚烧设备制造和烟气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垃圾焚烧产能多元化利用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
(2)生物质处理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5个生物质处理项目,分别位于广州、忻州等地,设计处理能力合计2890吨/日。公司充分发挥在固废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通过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推动生物质处理业务与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位于广州市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生物质处理项目采用政府采购服务模式。公司负责为项目筹集资金、投资建设及管理运营,并与项目所在地相关部门签订服务协议,为城市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并按照协议约定收取服务费用。
公司位于广州市外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生物质处理项目采取特许经营模式(BOT)。公司与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负责为项目筹集资金及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限内负责项目运营管理,并在特许经营期满后将相关设施移交政府部门。
3、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是广东省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4年10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23年公司位于广东省内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活垃圾处理量在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总量中占比超过24%,区域竞争优势明显。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扣强主业核心任务,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在内外协同、多维发力的驱动下,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达成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1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9.32%。
(一)项目运营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进厂总量535.83万吨,垃圾焚烧发电量25.76亿度,上网电量22.05亿度,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公司持续深入推进项目运营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数智化赋能,深度挖掘核心业务的经济运行效率,整体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生物质处理项目的垃圾进厂总量31.80万吨。通过持续优化调整生物质处理项目运行参数,结合日常精细化管理,生物质处理项目的提油率、产沼率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增长,资源化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二)业务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存量垃圾、工业固废、市政污泥等多源垃圾处理服务,加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协同处置力度,显著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其中累计掺烧存量垃圾超80万吨。
为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能源以及空间区位优势,公司积极推动通过热电联产方式,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经营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蒸汽合计8.83万吨,供热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移动储能供热项目在公司多个下属项目投入运营,同时推进供热管网向周边工业片区延伸覆盖,为供热业务的进阶跃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通过对外项目拓展、收并购等方式扩大业务区域布局,提升业务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对洁晋公司的控股股权收购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洁晋公司于2025年5月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同时,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载体优势,不断加强绿色电能综合应用的政策和市场研判,主动适应市场形态新变化,积极把握各种新业态的市场机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在智慧电厂建设方面,公司不断深化智慧电厂场景应用,聚焦生产智能化研究,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垃圾吊自动化技术研发,垃圾吊自动化技术全自动投入率达90%,并申报多项相关发明专利。公司建立电厂DCS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监管和效能分析模块,SIS系统实现自动控制装置投入状态和时长自动统计。生产管理各项数据的有效联通及自动统计分析,为公司下属项目全面迈入智慧电厂时代和推动生产全面自动化、数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运营优化方面,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对超低排放的技术升级需要,报告期内与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德思杰公司,德思杰公司自主研发的SNCR液态高分子脱硝工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对氮氧化物排放及氨逃逸的有效控制,为行业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报告期内公司联合广州大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移动储能供热车正式投入运营,该设备采用高能量密度相变储热系统,单罐体可高效完成热能的存储与转移,放热量较市场同类型设备大幅提升,储热容量、运输热损率、能源利用率等指标均位于行业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区域优势
公司主要经营地位于广州市,负责广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在广州市形成了体量大、集中度高、规划布局合理的核心业务群。广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为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还在雷州、邵东、忻州等地布局项目,随着业务拓展,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二)运营管理优势
2009年成立至今,公司一直聚焦于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益和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运营16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均单个项目的处理能力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通过规模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公司平均吨垃圾发电量等核心运营指标处于行业前列。
(三)产业链优势
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精耕细作,围绕清洁能源生产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延伸,形成了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处理、环保设备研发制造、环保检测与咨询等环保业务集群,并积极拓展垃圾焚烧供热业务。公司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园区内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链协同优势。
(四)技术优势
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在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热能利用、存量垃圾掺烧等领域具备多项核心技术。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解决业务发展和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持续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
(五)人才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企业之一,汇聚了一批行业领先的高级技术人才。公司管理层及技术骨干长期深耕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方向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为激发团队活力,公司在IPO前实施了员工股权激励,进一步营造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六)控股股东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广州环投集团是广东省内领先的综合环保企业之一,构建了以清洁能源生产、固废资源再生、智慧环卫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服务核心的五大板块,并建设有国家CMA资质检测实验室及多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综合实力较强。控股股东拥有的智慧环卫业务能够与公司核心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