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兴瑞科技(00293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1.新能源汽车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公司产品呈现定制化的特点,综合覆盖零组件。业务布局逐渐渗透。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发布的数据,2025年1-6月份全球汽车销量达到4,632万辆,较2024年同期的4,390万辆增长5.51%。其中全球新能源乘用车达到956万辆,同比增长31%。从区域市场看,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呈现分化趋势,不同区域在销量表现和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动力结构看,2025年上半年,传统燃油车份额占比已降至37.8%,相比2024年同期48.2%的份额下降了10.4%。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期,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超过2,100万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预计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00万辆。
2.智能终端及消费电子
随着5G、WiFi7、物联网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向智能机顶盒、网通网关、智能安防、智能仪表等智能终端领域逐步升级,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正加速驱动新的市场需求,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从长期来看将保持增长态势。
据Statista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安全市场规模约为325亿美元,并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620亿美元。根据IDC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涵盖消费级室内外摄像头及运营商渠道)出货量达3,386.6万台,同比增长4.6%,区域表现分化显著。同时,根据Statista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家用安防摄像机市场规模预计为152.3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9.59%,2029年将突破240亿美元。
根据Statista的数据,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11,767亿美元,根据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60亿美元(现汇率约合2.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6%。服务器市场正朝着高性能、高密度与绿色低碳方向快速演进。随着云计算、AI大模型及边缘计算需求激增,异构计算架构成为主流,推动服务器向超高算力密度与模块化设计发展。
服务器外壳与内部结构的精密化是技术、性能与能效协同进化的必然结果。未来,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液冷技术规模化应用及绿色标准升级,这一趋势将加速推进服务器向更紧凑、高效、可靠的方向发展。
(二)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兴瑞科技是一家精密零组件制造及研发企业,产品涵盖电子连接器、结构件、镶嵌注塑集成件等,以创新研发与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智能终端及消费电子领域,为行业高端客户提供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无重大变化。
(一)长期深耕优质资源,拥有头部客户群体
公司始终深耕全球大客户并以自身优质产品和全球交付能力广受相关领域全球知名客户的认可,持续深化与全球智能终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优质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智能终端领域,公司凭借与Vantiva、Sagemcom、Verizon、兰吉尔(Landis+Gyr)、和硕、启碁、天弘(Celestica)等行业细分领域头部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获得更多新品定点。在新能源汽车电装领域,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以自身产品开发、快速响应等能力获得佛瑞亚海拉及海内/外头部优质客户的认可和定点。
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优质客户群体,在巩固扩大现有产品销售基础上,深挖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围绕其战略布局,寻求客户在其他产品线及新业务领域的更多合作机会。
(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一站式资源整合能力
公司深耕精密模具和精密零部件制造领域20余年,具备包括与客户同步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注塑、切削、表面处理、自动化设备开发、组装、测试测量在内的全制程综合生产能力。在下游终端产品形态不断更新迭代的环境下,凭借扎实的模具技术和一站式的精密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不同批量、不同价值、不同交期要求的高品质定制产品服务。在帮助客户创造价值、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公司建立了基于市场导向的快速反应机制。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资本投入,不断增强各地工厂的模具开发能力,提升了公司应对全球多地、多任务、高要求、短周期的模具开发需求的响应能力。在产品批量生产和交付方面,公司凭借先进的管理系统和就近配套产能,具备为行业头部客户提供长期稳定多品种定制化批量供货能力,保障客户的订单交期。公司的快速响应能力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三)突出的合作研发能力,持续获得行业先发优势
公司依托与优质客户共同研发的模式,融入客户的研发过程和体系,获得在本行业的技术先发优势。公司坚定长期投入技术研发,高度重视符合客户质量和成本要求的量产方案落地能力培育。报告期内,持续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并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人员,围绕战略布局进行了平台产品的开发与技术储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88人,持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59项(其中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专利共计85项),公司持续在研发能力方面进行投入和布局,确保持续创新、持续高效的经营护城河。
(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高效的管理体系
公司的管理团队具备在精密制造相关领域的多年行业经验,其中领军人物董事长张忠良先生、总经理陈松杰先生在精密结构件业务上有超过30年的经验,核心管理团队均具备超过10年的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公司管理层的丰富经验和战略思维使得公司在生产管理、工艺品质、客户拓展等方面发挥充分的优势,在下游客户需求不断更新迭代的市场环境和产业转型期间,保持战略定力,正确决策捕捉行业市场机会。
公司将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阿米巴经营管理”和“精益生产”与自身的业务特点相结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全员提案创新与改善落地。自上市以来,公司现金循环周期、加权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关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保持公司较强的风控和经营管理能力。
公司以数字化战略为驱动,持续深化企业"数字化集成管理"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全价值链的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整合ERP、MES、PLM等系统,实现从采购、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慈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数字化工厂已实现高效运营,苏州、东莞等生产基地正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升级,为公司实现"智能制造2025"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企业文化哲实并进,员工股东共享收益
公司围绕“家文化体系,哲学实践体系,经营实学体系,阿米巴经营管理体系”四大支柱,在国内、外组织团队拓展、多语言培训、健康管理等形式多样的员工关爱活动,尊重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形成具有兴瑞科技特色的企业文化。公司强化哲学学习并组织践行,报告期内,共举办了传统文化大课、幸福午餐沟通会、哲学实践案例分享等近百场的活动和培训,极大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提升员工工作思维方式与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幸福感,深化企业文化自信。
公司始终践行人才兴企理念。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引进具备行业实战经验人才,同步强化品质管控、技术研发等专业领域人才梯队建设,形成“管理+技术”双轮驱动的人才结构。
公司历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2018年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分红约46,544.58万元,自上市以来,股息率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新能源电装系统镶嵌零组件系列、汽车电子零组件、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及零组件系列、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零组件系列。
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5G、WiFi7、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终端和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大,这为公司的长期经营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在此基础上,公司坚守主业,重点聚焦核心工艺能力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延伸拓展,充分发挥自身在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综合制造、同步研发、经营管理和境内外产能布局等方面综合优势,积极探寻外延增长机会,深入探索核心能力可渗透领域。
同时,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经营战略,系统构建并完善ESG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持续优化治理机制,有效维护与员工、客户等多方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工作也获得了外部认可:2025年4月30日华证ESG评级为A,WindESG评级连续三年保持A级。
报告期内,公司的工作重点如下:
1.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寻找增长新引擎机会
在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领域,公司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产品应用领域的延伸:从电池周边镶嵌注塑件向电控周边镶嵌注塑件延伸,并在智能驾驶方向产品的开发与定点取得进展,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成功切入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精密结构件领域。同时,公司前期布局的鱼眼端子产品线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目前已获得头部客户定点认可,为后续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从客户拓展上,公司第二批次定点客户今年陆续爬坡量产。
在智能终端领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6.34%,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2.5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04%,同比增速14.25%。
同时,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核心能力延伸行业的新机会,2025年7月8日,公司与绿色云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助力公司持续在现有服务器/数据中心产品领域业务的拓展。通过“精密制造+液冷技术”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公司在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的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在精密部件的技术研发与生产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2.系统构建研发体系,持续强化技术创新
公司持续在核心工艺领域的研发与投入,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工程塑料、高性能铜合金及铝合金等原材料的改良与应用创新;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模块及总成客户共同研发和自主预研;组建工艺创新团队,针对如激光、等离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现有工艺的改善与创新,致力产品实现能力的增强及大规模生产品质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3.稳步推进资本开支,有序落地产能布局
公司海内外六大生产基地布局有序落地。报告期内,兴瑞科技泰国生产基地项目已于3月9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目前正有序建设中。苏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已于4月9日举行封顶仪式,验收等投产程序正常推进中。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东莞、宁波慈溪、苏州及新增泰国产能规划布局,同时提高越南、印尼的在地化管理能力,为未来两年内生增长确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