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浙海德曼(68857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修订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4通用设备制造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下属“通用设备制造业”中“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之子行业“金属切削机床制造”(行业代码:C3421)。公司所属行业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重点推荐领域里的“高端装备领域”。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控车床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高精密数控车床的核心制造和技术突破。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工业母机”机床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高端数控车床、自动化生产线、并行复合加工中心、普及型数控车床四大品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通用设备、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行业领域。
公司致力于高端数控车床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形成了完整的高端数控车床开发平台和制造平台。公司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理事单位,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是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床分会委员单位。公司曾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产品质量十佳”、“综合经济效益十佳单位”和“春燕奖”等多项省部级和全国行业协会嘉奖。公司获得全国首台套产品1个,浙江省首台套产品5个,浙江省新产品1个。公司先后获得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2022年“高速精密数控车床误差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23年公司获得“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尖兵计划、沙门基地通过了浙江省未来工厂示范验收。2024年6月,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档数控机床精度及其稳定性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5年获得浙江省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区域及第二批试点企业,HTD500获得浙江省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航奖(创新产品二等奖)。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高端数控车床、并行复合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普及型数控车床四大品类产品。
具体产品型号和特征如下:
1、T系列高端数控车床
海德曼高端数控车床主要有排刀式数控车床、刀塔式数控车床2个产品系列。
(1)排刀式数控车床
排刀式数控车床系列主要机型有T25、T35、T35B等。该系列车床配置自制的高速、高精度主轴部件,主要用于小型零部件的高精度和高速加工,尤其适用于有色金属的精密加工以及黑色金属“以车代磨”的精密加工场合。
(2)刀塔式数控车床
刀塔式数控车床主要机型有T40、T45、T50、T50M、T50MYS、T55、T55M、T55MYS、T60、T65、T65M、T65MYS、T75、T75M、T75MY、T85、T85M、T85MY等。该类产品配置电主轴、伺服刀塔、伺服尾座和热补偿技术。电主轴采用海德曼自主开发的高刚性、高精度核心部件,可以实现高精度“以车代磨”,适用于大切削量时的高刚性要求,满足客户粗精加工集约化的要求。
2、并行复合加工中心
并行复合加工中心产品包含Hi系列、V系列、HTD系列,主要有Hi5000、Hi6000、VD6000、VD7000、VZ7000、Vi7000、HTD500、HTD500M。其中Hi系列采用卧式布局,该类产品采用双主轴、双刀塔的基本布局,并在产品结构上配置对应的自动化加工接口。双主轴均配置同步电主轴,双刀塔均采用伺服刀塔,刀塔结构为高刚性BMT(一种底座安装方式)结构,并配置大功率铣削主轴。采用双通道数控系统,两个通道可以各自加工工件,也可以互相协作对同一工件进行加工,采用多坐标、多轴控制。主要用于各种复杂零部件的车削、铣削、钻孔、镗孔和攻丝等复合化、并行化的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加工。V系列采用立式布局,主要包括VD系列、VZ系列、Vi系列。该系列产品配置了多项海德曼公司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特别适用于各种中大型盘类零件的高效、自动化柔性加工。HTD系列采用平行双主轴的基本布局,配置了一体式的自动化物流系统,以及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与传统的自动化加工模式相比,该系列产品减少占地面积40%以上,特别适用于各种中小型盘类零件的自动化柔性加工。
3、自动化生产线
(1)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
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适用于各种轴类、盘类等零部件的高效集约化加工。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配置自动检测、设备运行自动控制等功能,形成单体自动化加工单元,根据客户需求可联接多台自动化加工单元,形成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海德曼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单体主要产品有T50-AUTO和T55-AUTO等。
(2)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
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由标准型高端数控车床、智能化物流系统、检测系统、防护清理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组成,能稳定高效地完成智能化制造,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产成品精度和生产效率。
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柔性。组成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的各个子系统在物理结构上相互独立,各个子系统的动作流程通过海德曼自主开发的PLC系统集中控制,采用模块化手段,能够兼容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提高系统的柔性,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最集约化实现高精度生产。
4、普及型数控车床
普及型数控车床主要有HCL300、HCL360、HCL300A等。普及型数控车床具有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强、性价比高的特点,主要针对小型零部件的通用加工。公司产品线配置丰富,可以根据客户具体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进行配置选择,以实现最佳的性价比。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总体局面比较复杂,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中向好,展现较强韧性。上半年,我国GDP为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同比增长5.5%。2025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二季度,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6.2%,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和9.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个百分点,高质量投资培育发展国民经济新引擎。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产量增速较1-5月收窄0.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0.5个百分点。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202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总体上出现内需复苏,出口持平的态势。挖掘机、装载机销售数量分别增长了16.8%和13.6%。
2025年1-6月机床工具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933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磨料磨具同比下降12.3%,金属切削机床同比增长11.3%。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2.3%,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4.6%。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金切机床产量40.3万台,同比增长13.5%;金属成形机床产量8.5万台,同比增长10.4%。1-6月份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23.8亿美元,同比持平;出口额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6.5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2.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16%。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在产能建设、降本增效、新产品开发、智能化技术、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公司共建有三大生产基地,分别是玉环沙门基地、玉环普青基地、上海临港基地,三个基地的产能分别有了进一步提升;降本增效是公司提升运营水平的主要抓手,上半年公司三大基地及各业务中心围绕年度指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降本增效活动;上半年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改型产品形成稳定量产,一批具有高精度、五轴特征的新产品陆续进入总装和性能测试阶段;上半年公司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提升产品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公司紧扣年度经营目标开展一系列市场开发和销售工作,并取得了显著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运营特点如下:
(一)产能建设
目前公司共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是玉环普青基地、玉环沙门基地、上海临港基地。沙门基地2021年9月投产以来,已经成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该基地主要生产中大规格数控车床以及新产品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大规格卧式数控车床、V系列(VD、VZ、Vi)立式数控车床系列、Hi系列并行复合加工中心稳定产能,有效的支撑销售订单增长。经过持续梳理和完善,沙门基地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新产品试制流程,2025年上半年沙门基地完成多项新产品的试制,目前这些新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另外几项新产品试制正在进行中。目前沙门基地的实际产出已经超出设计产能,是浙江省未来工厂示范基地,在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有效的提升了基地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为客户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沙门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普青基地主要生产中小规格数控车床,年产1000台中小型精密数控车床及车削中心生产线技改项目土建部分已经实现了封顶,整体装修工作正在紧张施工,设备采购陆续进行中。该项目总投资2.49亿元,计划2026年建成投产。该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新增中小型数控车床产能1,000台,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项目建成后公司小型数控车床产能提升40%以上,产品质量保证手段得到进一步加强。上海基地已经完成了基建和装修工程,并已经完成搬迁工作。上海基地新工厂合计投资1.46亿元,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1.77亿元。
(二)降本增效
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有效利用公司管理系统的各类软件手段,对产品工艺各个工序的标准工时进行系统更新和实时追踪和监控,不断优化标准工时;建立费用实时监控系统,对费用的合理性进行系统和持续监控,保持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均衡性。技术中心坚持以高精度为引领,不断优化结构设计和评估各机型配置的合理性,从设计源头消除不合理成本,降本成效显著。普青基地和沙门基地以提高设备开动率和人均产出为基本目标,持续开展生产周期压缩、提升一线操作员工技能、不断优化作业标准、提升装配作业均衡化率、工具工装改善等工作,使得基地人效指标和设备开动率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合同完成率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三)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公司依据“致力于车床领域发展,引领车削技术创新”的基本战略,布局了产品发展的五大领域。第一大领域是具有精密级和高精密级特征的数控车床系列,该系列涵盖基本型数控车床、配置铣削功能及Y轴功能车削中心、多主轴多刀塔配置的并行复合加工中心等。第二大领域是围绕下游具体行业、零件的客户应用开发。该领域的核心工作典型加工工艺研发和推广,以及各种复合化加工工艺的开发,包括车铣工艺、滚齿工艺、车齿工艺、车磨工艺等。这些工艺的开发,将极大的扩展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并提升和丰富公司产品在集约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功能。第三大领域是以车削为基本平台,开发具有五轴五联动特征的车铣复合中心系列。该系列产品包括配置了B轴部件的卧式车铣复合中心系列、配置A/C轴的立式车铣复合中心系列、倒立式车床基础上配置了B轴的立式车铣复合中心。第四大领域超高精密数控车床系列。该系列产品基本特征是主轴旋转精度小于0.5μm,采用全静压技术实现超高精密加工。第五大系列产品是工业软件开发和应用。智能化是现代数控机床最核心的发展方向,突破数控机床智能化最基本的技术路线是各类工业软件的开发和具体应用。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专门在技术中心成立了软件开发部门,后续会对公司软件开发以及电气设计方面的技术力量进行进一步整合,不断强化该部门的技术力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据年度中长期产品发展,以及年度计划围绕上述五个方面安排了新产品开发,12个系列合计15款机型设计。公司开发的Ve6000五轴五联动车铣复合中心已经进入紧张的调试阶段,该系列机型是公司在五轴五联动车铣复合中心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试制成功也标志着公司在五轴车铣中心方面实现了突破。
(四)智能化技术应用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公司产品开发的重要工作,2025年公司在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软件开发部门,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类工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直线数控机床智能化。公司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主机动态精度。作为加工母机,精度是其最基本特征,精度也成为中国数控机床主机厂和关键功能部件普遍存在的技术壁垒。公司坚持以高精度为引领,不断突破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建立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基础平台。公司通过装备先进制造装备,配置高标准的制造环境,不断优化制造工艺等建立了可靠的高精度保证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类工业软件应用和开发,实现机械运动学、机械动力学、热传导等基础理论的应用突破,从而提高主机的动态精度。这类开发包括热补偿技术应用和普及;机电融合相关软件开发,以提升机床精度;空间误差补偿技术应用突破;基于五轴联动加工平台的刀具中心轨迹优化管理等。二是智能化编程方式。通过零件基本加工要素识别,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基于主机特色功能的后处理软件,比如复合化加工软件、车齿加工软件等;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实时诊断机床基础状态,提供维修预警;故障自诊断系统;防撞功能。自动建立加工区域干涉空间,避免误操作造成事故。这些软件的开发将极大的提升主机的智能化程度,有效提升机床的可操作性。三是基于MES平台的产线级智能制造管理软件。向客户提供基于具体零件的成套解决方案是公司主要的业务领域。公司提供的成套解决方案除了自动化特征外,还配置公司自主开发的产线级MES系统,该系统包括产线的程序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等。通过该产线级MES系统,使得产线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工艺要素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行。2025年公司软件部门以搭建具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的软硬件系统平台为切入点,实现智能机床技术的突破。通过对数控系统的深度二次开发,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底层控制逻辑,再引入上位PC机并以此为平台搭载各种智能软件,形成“实时下位控制+高算力上位计算”的技术体系。2025年上半年具体开展了热补偿控制、主从站智能控制、车齿软件、智能面板等一系列软硬件的开发,以此形成丰富的系统生态。
(五)市场开发
公司采用直销和代理商销售并行的基本销售模式。省内以直销为主,代理商销售为辅;省外以代理销售为主,直销为辅。2025年出台了鼓励代理商销售公司产品的相关政策,不断扩大代理商队伍,尤其鼓励在省外地区建立以代理商为主的销售体系,代理商队伍不断壮大,销售积极性明显提升,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销商销售占比进一步提高。销售队伍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院校招聘新生力量,在公司技术、生产等重要岗位进行定向培养,选拔优秀者充实到销售一线,采取优胜劣汰不断优化销售队伍,公司销售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公司沙门基地是浙江省未来工厂示范基地,在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方面有显著特点,示范效果非常明显。销售部门沙门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邀请区域客户以及代理商到沙门基地进行现场参观,并组织技术讲座,加深客户和代理商对海德曼产品和企业了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销售业绩表现良好,订单增长尤其突出,上半年接单同比增长50%以上。由于复杂订单占比相对较多,终验收相对滞后,造成销售收入增长相对滞后。公司在省内的品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和强化,销售业绩增长显著,省内订单创造了新的历史性业绩。公司在省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以及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有效的带动了省外市场的销售,省外订单增长显著。上半年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行业销售占比达到35%,同比销售增长50.94%,汽车行业仍然是公司销售业绩主导领域。保持新客户持续增长是公司市场开发工作非常重要方向之一,2025年公司新客户数量占比达56%,订单占比达34%,其中有两个新客户订单金额进入公司客户订单前十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