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梅轮电梯(60332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5年,电梯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转型与多维分化,竞争重心已从传统的“设备销售”全面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行业格局呈现四大鲜明特征:
1、政策红利加速老旧电梯更新进程
超长期特别国债对老旧电梯更新的资金支持成为2025年上半年行业最显著的政策驱动力。这一政策在地方层面快速落地,形成全国多点突破的格局。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支持更新住宅老旧电梯4.1万台,惠及170万居民;全年更安排180亿元专项资金,计划支持更新12万台。从市场基数看,2024年底全国电梯总量达1153.24万台,其中15年以上老旧电梯90万台;预计2025年需更新的15年以上老旧电梯将达150万台。政策导向不仅加速了老旧电梯的淘汰迭代,更为本行业注入持续增长的需求动能。
2、新梯市场呈现结构性增长新引擎
尽管传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承压,但2025年上半年新梯市场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公建类与工业场景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这一变化源于国家基建投资方向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
轨道交通领域: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轨交电梯采购规模达3.68亿元,同比增长21.33%,占电梯采购总量的21.24%;同时,轨交电梯维保需求占全国维保采购市场的42.84%,成为维保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工业物流领域: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化背景下,智能工厂对大载重、高精度、定制化特种货梯需求激增。2024年全国工业用梯市场增速达18%,显著高于住宅梯8%的平均水平,其中50吨以上超重梯市场年增长率超35%;智慧物流集成趋势凸显,通过5G技术实现跨楼层无人化转运,正重塑物流效率新标准。
3、维保服务跃升为行业核心价值板块
2025年成为电梯行业转型的关键分水岭,维保服务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越新梯销售,成为最大价值板块。中信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电梯市场价值量构成将呈现“新梯43%、维保47%、更新10%”的格局,服务市场正式主导行业价值分配。这一转变的核心逻辑在于:国内在用电梯总量突破1000万台(含90万台15年以上老旧梯),而2025年上半年电梯及升降机产量同比下降6.4%(至65.4万台),存量市场主导地位凸显。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头部整机厂商凭借原厂维保的技术壁垒与服务网络加速整合分散的第三方市场,远程监测、按需维保、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正颠覆传统维保模式,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服务转型。
4、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度重塑
2025年中国电梯企业的全球竞争呈现“民族品牌攻坚细分市场、国际巨头坚守高端领域”的并行态势。伴随“一带一路”市场拓展,民族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与技术适配性,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基建项目中崭露头角,国内市场亦保持显著增长;国际品牌依托综合实力持续主导高端市场,但近年因维保外包引发的事故频发,其传统维保模式正面临信任挑战。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仍专注于电梯、自动扶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维保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客梯、货梯、自动扶梯等,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综合体、轨道交通、工业物流等多元场景,经营模式保持稳定,无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环境与经营挑战
2025年上半年,电梯市场受房地产新梯需求萎缩及行业周期下行双重影响,整体需求疲软。
行业内企业为争夺存量市场普遍采取降价策略,导致公司主营产品价格承压,在全行业利润空间收缩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二)核心应对策略与经营举措
面对复杂的行业环境,公司内外兼修,构建竞争韧性。
内部提质增效:深化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融合,通过工艺优化与流程再造实现成本管控与效率双升级。
品牌与区域布局:推进“梅轮+施塔德”双品牌协同战略,针对省、市、区不同市场特性实施定制化区域政策;广西梅轮智能装备基地进入试生产阶段,不仅释放广西地区产能,更依托南宁区位优势辐射东南亚市场,积极承接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基建配套订单。
产业链整合创新:打造“电梯+井道设计+安装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纵向整合降低客户决策成本,提升服务附加值。
(三)关键经营数据回顾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057.97万元,同比减少14.98%,利润总额1770.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07%;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8.77亿元,负债总额6.4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4.1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94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3%,同比减少6.43个百分点。
(四)下半年战略规划
公司将持续锚定战略目标,通过深度洞察产业演进趋势、高效协同市场资源网络,筑牢核心业务护城河。重点推进产业链价值重构与协同整合,聚焦智能工厂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技术赋能为支点,全面提升企业经营质量与发展韧性。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作为深耕电梯行业三十余年的专业制造商,公司依托四十余载的精工传承与技术积淀,构建了覆盖产品研发、品牌运营、智能服务、信息化管理的全产业链体系,始终以创新驱动电梯产品向智能化、环保化、高效安全方向迭代,秉持“以质量为核心、服务为重心、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践行“勇当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者”的企业使命。
1、“铁打”的企业文化根基
四十余载发展历程中,公司历经萌芽初创、稳健成长、优化提升与开拓创新四个阶段,始终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信念,从创业初期的探索者锤炼为行业坚实力量。坚守“人本、责任、奉献”核心价值观,沉淀形成以“铁打”精神为内核的企业文化体系,成为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支柱。
2、产品与研发创新实力
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严格的质量管控,产品在各项技术与安全指标上成绩斐然。主要产品成功通过欧盟CE认证、TUV能效认证、CQC节能认证以及俄罗斯EAC认证,充分彰显其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产品技术成熟稳定,品质上乘,整机技术性能达到优良水平。
公司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全力投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通过吸纳国际前沿设计理念与先进技术,在提升电梯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方面成效显著。公司聚焦新一代电扶梯技术、高速梯、零部件以及服务解决方案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智能化技术应用领域积极探索,引入人脸识别、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赋予电梯智能监控、远程管理与故障预警等先进功能。
同时,公司高度重视节能环保与安全性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力推广变频调速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有效降低电梯能耗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在安全性能提升方面,通过故障自诊断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显著增强电梯运行安全性与紧急事故应对能力,全方位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公司始终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驱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进科技为依托,将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作为关键着力点,在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高新技术电梯产品。
3、品牌形象与资质背书
公司在品牌建设领域成果丰硕,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多项重磅荣誉。同时,全面通过欧盟CE认证、TUVVDI4707电梯能效A级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多层次品牌质量保障网。
作为国内电梯行业极具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在行业内声誉卓著,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评认定,再次证明了公司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持续保持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企业培育与管理创新上,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绿色供应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轨道交通信息化标杆企业”、“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单位”等众多优秀称号。报告期内荣获“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称号,这是对公司在制造业细分领域长期专注、深耕细作,以及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突出优势的高度认可,也是公司进一步向国家单项冠军前进的动力。此外,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前瞻性和规范性,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价值挖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进程中,公司实现了重大跨越。从车间级浙江省5G全连工厂成功晋升为工厂级浙江省5G全连工厂,这一升级意味着公司在5G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建设以及智能制造水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生产效率与流程优化显著提升。
公司“客梯”、“直梯”产品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产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近300项授权的有效专利,充分彰显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
4、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公司着力构建“自主研发+合作创新”多元模式,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创新模式多元,既注重自主研发,也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创新。公司与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积极参与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并引入院士工作站,针对电梯前沿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梦想-学生进企业科普活动”列入2025年度市级学会项目立项资助。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司成功掌握永磁同步技术、能量回馈技术、运行中可变速技术、目的选层智能技术等电梯设计与制造核心技术,在电梯安全可靠性、舒适性(振动和噪音控制)以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达到行业先进标准。公司及子公司江苏施塔德电梯有限公司均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巩固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优势地位。
5、全产业链整合与规模化优势
公司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是少数同时掌握电梯核心配件与控制系统生产技术的整机制造企业,具备规模化生产电梯核心部件的卓越能力。生产的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所使用的核心部件,涵盖上下部驱动、扶梯子系统、扶梯控制系统、桁架、梯级、扶梯预制线缆、直梯控制系统、直梯龙门架、轿厢体、对重架、机房部件、井道部件、层门装置、门板、门套等,基本均由公司自主设计并加工制造。这种对核心部件生产的高度掌控,形成了公司在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竞争优势。
凭借浙江、江苏两大成熟的生产制造基地,以及即将建成的广西生产基地,公司构建起强大的生产制造与后市场服务网络。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更能确保各核心零部件的产品质量,从而为提升整机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本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和运输成本,减少了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6、全方位营销服务网络
公司基于全国市场特性,实施区域化精细管理策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众多分公司与销售办事处,构建起庞大且稳固的国内营销服务网络。同时,公司采用内外销协同发展的市场战略,密切关注顾客需求与市场动态变化,灵活且迅速地调整战略销售渠道,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在国内市场,公司营销服务网络已实现全面覆盖,具备销售、工程安装、维保服务、大修改造等一体化综合职能。公司构建了从项目咨询、现场勘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施工到维护保养的全链条服务解决方案,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打造“技销合一”的高效团队协作体系,公司能够及时洞悉市场动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强化营销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经销商资源,与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优质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此外,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更新产品信息,确保与客户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在海外市场,公司凭借“专业、专注、专家”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海外客商。尤其在审核严格的政府重大工程项目中,公司屡获佳绩,斩获众多订单。目前,公司已在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区域成功搭建起良好的合作网络。
7、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公司以中新EAI、ERP、5G+工业互联网信息平台、按需维保等核心业务系统为基石,全力打造信息化统一数据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从上游供应商至下游客户的整体产业链计划协同管理,保障信息流在各环节间的无缝交互,达成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运行电子化。借助系统预设功能,能够做到事前精准预警潜在风险,事中有效把控关键环节,事后深入分析运营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工业4.0战略推进过程中,公司积极布局,构建两大管理指挥中心。梅轮电梯400服务指挥中心创新性地打破传统困人救援模式,借助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当出现困人情况时,维保工程师可通过指挥中心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平台利用智能算法识别最佳可用资源并在线下达工单,极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困人救援更加及时高效。
公司智能制造指挥中心依托5G+工业互联网信息平台、中新EAI系统、ERP、泛微OA办公平台等信息系统,搭建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平台,实现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状态的实时监控与高效流转,保证其时效性及有效性。凭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果,公司先后荣获省级5G全连接工厂、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两化融合2A体系认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优秀场景、浙江省第一批制造业“云上企业”等荣誉称号,彰显了公司在行业信息化变革中的领先地位与突出贡献。2025年“梅轮电梯基于多系统平台融合应用特征的先进电梯智能工厂”获评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
8、专业稳健的团队支撑
公司核心经营团队凭借在电梯行业深耕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对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动态及技术革新有着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为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引领与高效管理支撑。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激励与团队建设,持续完善激励制度与利益共享机制,全力培育一支精通电梯行业知识、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技能的高效执行团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公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研发领域,公司汇聚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管理团队,包括1名外籍院士、6名高级工程师以及30余名中级工程师。近三年来,该团队自主研发的40个项目成功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多个项目更是脱颖而出,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省级首台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浙江制造、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荣誉,充分彰显了团队卓越的创新能力与技术实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