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海油服(60180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的服务贯穿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主要业务包括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等。公司既可以为用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和总承包作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区域包括中国海上及陆地、亚太、中东、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二)报告期内油田服务行业的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剧烈震荡,价格中枢显著下移,布伦特原油均价约71美元/桶,同比下跌12%。受OPEC+自2025年4月起实现超预期增产,以及同月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快速下探,布伦特原油跌破60美元/桶。2025年上半年,全球石油行业上游投资呈现总量收缩与结构性分化并存的特征,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年页岩油支出和高成本项目投资将显著减少,但深水深层勘探开发投资将保持增长态势。据Spears&Associates公司预测,2025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将同比小幅增长,主要增长来源于深海油气田开发。
(三)报告期内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拥有完整的服务链条和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是全球油田服务行业屈指可数的有能力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供应商之一,公司拥有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团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型装备运营与保障能力,既可以为客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和总承包作业服务。公司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为指引,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聚焦“技术驱动”“成本领先”“一体化”“国际化”和“区域发展”五大发展战略,致力于优化大型装备结构,提升大型装备盈利能力,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不断完善和提升油田服务核心竞争力,公司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报告期内本公司所处市场地位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油气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上半年国际油价呈现“宽幅波动、中枢下移”的特征,上游勘探开发投资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及深水油气开发。公司主动从增储上产的参与者向功能价值的创造者转变,全面导入精益理念,充分释放资源潜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推动技术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深度挖掘价值增长点。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3320.3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791.8百万元,增幅3.5%;利润总额为人民币2572.1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63.1百万元,增幅6.8%;净利润为人民币2076.8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67.2百万元,增幅21.5%。
钻井服务
公司钻井服务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238.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416.8百万元,增加人民币821.6百万元,增幅12.8%。
2025年上半年,全球钻井平台需求整体维持高位,区域市场呈现“北美收缩、中东波动、新兴市场扩张”分化特征。公司持续提升钻井业务运营质效,狠抓作业效率提升,促进深水深层作业能力不断突破。“海洋石油948”平台成功刷新渤海地区最深钻井垂深纪录;“奋进号”平台在某超深水探井作业成功突破我国3500-4000米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湾钻1”平台圆满完成某亿吨级油田首批钻完井作业,为亿吨级油田的高效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公司持续强化国际化客户管理能力,上半年北海半潜式平台高日费项目有序运营作业,为提升海外业务盈利水平提供有力保障;“COSLConfidence”平台成功刷新中东区域海上进尺纪录,多次获得客户肯定;“COSLSeeker”平台挺进东南亚区域市场,以“装备+服务”双轮驱动,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全球能源勘探开发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品牌影响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运营、管理60座钻井平台(包括46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中45座在中国,15座在国际地区。上半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9906天,同比增加945天,增幅10.5%,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7776天,同比增加738天;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2130天,同比增加207天。平台日历天使用率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至91.2%,其中自升式平台使用率同比增加11.0个百分点至93.4%,半潜式平台使用率同比增加8.5个百分点至84.0%。
公司油田技术服务
公司油田技术服务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378.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2830.0百万元,减少人民币451.9百万元,减幅3.5%。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开放式科研生态为科技研发注入新动能,激活成果转化新动能,推动公司技术发展进入自主创新、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璇玑”“璇玥”等高技术产品步入产业化、谱系化、品牌化发展新阶段。“璇玑”系统已构建覆盖技术验证、生产制造与作业支持的全流程技术体系,具备直井、常规定向井、大位移水平井及其它复杂定向井作业能力;“璇玥”外销设备连创作业佳绩喜获客户表扬信,助力设备外销与本地化适配,自研技术和产品获得客户充分认可;“海弘”完井系统加速推进技术革新,智能分注系统助力海上二氧化碳智能驱油井开钻,液控智能分层注气工具等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超深大位移、超高温高压、碳封存固井等一系列钻完井液和固井特色技术,全面覆盖国内增储上产技术场景,专业服务遍布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市场,持续转化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强劲动力。
公司依托独特的完整产业链优势,以传统钻修井业务为基本盘,通过高效统筹内部资源,构建一体化工程服务模式,为客户油气资产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和一站式油田开发解决方案。
船舶服务
公司船舶服务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08.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177.6百万元增加人民币431.2百万元,增幅19.8%。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相对高位,构建“船舶+”服务新模式,着力提升装备资源的储备与调配能力;同时持续开拓海外高端客户,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LNG动力守护船队高效运转,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5万吨。建立“一站式特种作业服务体系”,专注高价值服务,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十万吨级超大型浮式生产平台的海上整体浮装和拖航作业,创造OSV在海上工程领域“微米级”作业新标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特种作业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市场口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营和管理三用作业船、平台供应船、油田守护船等200余艘,累计作业41510天,同比增加8979天,主要业务作业量有所上升。
公司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
公司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95.0百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2025年上半年,全球物探船使用率有所下降,行业面临船队老龄化与传统油气勘探市场低迷的双重挑战。公司聚焦勘探开发新形势新需求,不断锻造自主物探装备硬实力,全力推动海洋物探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公司装备规模优势和运营积淀,促进物探装备技术升级与转型。“海洋石油720”船搭载“海经”系统奔赴海外,采用国际先进作业模式,实现我国高端海洋勘探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新突破;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投入使用,有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以链式创新构建起涵盖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我国海洋物探装备迈向高端化、规模化。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市场布局和产能调整影响,公司二维采集作业量为3557公里,同比减幅68.2%;三维采集作业量为9000平方公里,同比减幅45.0%;海底作业量合计为964平方公里,同比增幅105.1%。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