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渤海化学(60080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行业情况
丙烯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用途较为广泛,是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等大宗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下游涵盖建筑、汽车、包装、纺织服装等领域。PDH工艺是通过丙烷脱氢催化反应生产丙烯,相较于油化工路线和煤化工路线,PDH路线原料清洁、流程简单,具有投资门槛低、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2025年上半年,我国PDH新投产产能256万吨,截至6月份国内PDH总产能达2343万吨,同比上升8.62%,产能增速有所放缓,市场投资热潮正在逐渐退却。
2.主营业务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地缘摩擦频发等因素给化工行业带来挑战,面对国内与国际风险叠加,公司需求供给双向承压,行业竞争激烈,PDH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PDH装置盈利水平持续处于倒挂状态,持续亏损局面仍未改变。
目前中美加征关税虽然降至10%,但仍有24%关税尚在缓冲期,贸易摩擦并未完全消除,还存在不确定因素,面对公司主要原料丙烷加征关税问题,公司通过采取多元化采购、换货等举措积极应对中美关税影响,保持了公司总体上持续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1亿元,同比下降21.73%,丙烯生产25.42万吨,销售31.49万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对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丙烯行业下行、中美关税等影响,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冷静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统筹安排,多措并举,保证了生产基本稳定、公司经营正常有序开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063.14万元,利润总额-35,809.4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68.08万元。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围绕年度预算目标开展工作:努力降本增效等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快渤海石化丙烯酸酯和高吸水性树脂新材料项目建设。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成本优势
公司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实施精细化管理,狠抓存量优化、增量升级,统筹公用工程,降低制造费用;加强内部管理,严控各项期间费用。
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的60万吨PDH装置采用Lummus的Catofin工艺,建成时为国内首套单体最大装置。Catofin技术截止到2023年在国际上已经安全运行了近30年,无论是从操作方便性上,还是从装置的产能、安全、稳定性及原料的适应性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公司具有优秀的丙烷脱氢技术人才,有经验丰富的装置操作人员、工程师和研发人员,有较强的人才储备和核心技术人才力量。
管理优势
公司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效率提升的关系,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和内生式发展。强化市场化运营,实施产销联动,顺应市场,追求合作共赢;严格预算管理,强调源头降成本,中间控费用,终端增收益,实现成本费用全过程受控;强化绩效考核,提升企业效能,提升员工价值,增强企业凝聚力;着眼质效双优,夯实管理基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构筑了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
区位优势
我国丙烷脱氢项目所需原材料丙烷主要从中东、美国进口。国际上液化丙烷通常以4万吨以上的大型冷冻船运输,相关接收码头需要配备深水码头及大型低温冷冻柜等设施,因此临近港口地区能节省大量运输和存储费用,渤海石化位于天津港五大港区之一,具有实施丙烷脱氢项目的区位优势。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我国经济尚处在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面对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冲击,公司主要产品为基础化工产品,盈利能力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
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走势,顺势而为,积极调整经营计划。
2.安全环保风险
安全环保形势趋严造成市场波动性增强,化工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和发展压力。随着我国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成为化工企业硬约束,公司在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够保证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但仍面临较大的责任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环保相关政策法规,从严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加大安全环保投入,提前布局智能化工厂提升安全水平,狠抓安全防范,强化环境治理,深化节能减排,确保可持续发展,守好企业生命线。
3.行业市场风险
主要客户依赖性强,主要客户生产经营发生变化或减少对本公司的采购量,公司产品的销售将受到影响,给公司的经营,带来风险;新产品及新技术应用推向市场较慢,将可能使公司错失市场机遇,丧失技术和市场的领先优势的风险;仍然面临着来自其他厂商的市场竞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在积极开拓下游客户的同时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引领市场,不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力争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支付等领域有所突破。
4.经营风险
原材料成本持续较大幅度上升、市场需求疲软、产品结构单一都将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挤压盈利空间,影响经营成果。原材料进口关税大幅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确保装置平稳运行。成本端丙烷采购采取长约与现货相结合的采购策略,引入新供应商,产地多元化,以降低采购平均成本;销售端密切跟踪国内及国际丙烯市场行情,关注同行装置开工情况,利用库存和港口优势,及时调整对长约客户的销售发货量,并择机开展丙烯出口、丙烷直销业务。不断完善丙烯下游产业链布局,提高公司竞争力。
5.财务风险
国际国内形势未见明显好转,美国加息节奏减慢但未止步,美元利率仍处高位,致使公司进口采购端仍然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对公司影响较大。
应对措施:完善公司国际信用证远期结算锁汇小组成员及架构,并制定下发了《外汇远期结售汇交易业务管理制度》,为公司应对汇率波动提供了组织和制度支持。同时,保持与金融机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外汇信息,利用外汇衍生品及时规避和降低汇率波动对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风险。
6.关税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丙烷2025年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进口成本急剧增加,对公司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应对举措:应对措施:时刻关注美国关税的变化情况,与供应商做好沟通和谈判,同时积极寻求其他替代方案。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