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雷特科技(83211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早期专业从事LED智能控制技术及照明应用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著名的地标建筑、主题乐园、星级酒店、办公大楼、高级商场等中大型照明工程及众多品牌旗舰店,智慧办公,智慧酒店等领域。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LED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坚持不懈地以技术创新带动行业发展,力求让照明灯光更智能、健康、节能、舒适。
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C39)。雷特科技长期坚持“品质为先、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以“科技创新、追求卓越”的研发理念引领客户需求,对无线通讯等新兴技术有深入研究与应用,公司产品融合了智能手机APP、无线WIFI、5G网络,通过人体感应、触摸屏、手持遥控器、互联网等控制照明灯具及家用设备。同时兼容DALI、DMX、0-10V、可控硅等国际标准化协议。
公司实施“销售网络化、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并通过市场部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来推广公司的产品及品牌。公司销售为迎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已实施坐商与行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通过邮件、电话、社交平台、公司官方网站,线下通过行业展会、经销商及公司设立的办事处等拓展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来源为产品销售收入,公司的商业模式没有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坚持以“技术立企,融合共赢”为核心,持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深化产品体系建设。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06.75万元,同比减少3.38%,实现净利润2029.61万元,同比增长12.13%,业务保持稳健的同时,技术壁垒持续强化,协同效应得到提升。
在研发创新方面:成功开发出1款可整合户外多规格需求的防水电源产品,扩充了产品应用场景及兼容性;并推出大功率多通道、最高40路输出LED控制器产品,提升了产品性能优势;在智能家居方面开发“星际技术”,解决智能家居方案落地难的问题。
在产品建设方面:公司实现了智能家居、智能电源、LED控制系统三大板块的融合,全面打通DALI、DMX512、0-10V、可控硅四大调光接口协议,完成与小米、百度、亚马逊,Google等物联网平台“云云对接”,并将智能家居产品成功融入苹果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多系统互联智控。
在销售运营方面: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分类管理,依据需求与购买行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并通过定期客户活动、售后支持,深化客户互动与联系。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供应商评估和激励机制,通过优化采购渠道、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提升了产品的毛利率。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情况,规划产品与研发、技术与创新、市场与运营、成本与资源、团队与管理。我们秉持稳健发展、行稳致远的理念,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情况
1、智能照明控制器行业特点
智能照明控制器是智能照明系统的中枢,包括驱动、控制器、网关及各类接口等组件。智能照明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处理各接口电路的信号或控制驱动电路,使灯具有规律地发光,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效果,可满足商业或家庭不同时段与不同环境的照明需求,具有延长灯具寿命、智能操控、节能环保等优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可实现不同场景、不同模式的灯光变化效果。
智能照明控制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室内装饰如家居、酒店、商场、餐厅、酒吧等;建筑装饰如商业场所、机场、地铁站,以及户外广场、交通等其他可以用到照明产品的场所。
2、智能照明控制器市场规模
在2022年,全球智能照明控制的市场规模估计为120亿美元,预计将从2023年的124.4亿美元增长到2031年的202.2亿美元,在预测期间(2024-2031年),以6.2%的年增长率增长。数据来源:SKYQUEST
3、智能照明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智能照明在智能家居、商业照明等领域生态圈的建立,智能照明控制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照明控制器行业从上游厂商、下游渠道、产品需求等维度不断发生如下变革:
(1)传统照明控制器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
越来越多的传统照明控制器企业认识到数字化、智能化电子设备是不可阻挡的行业发展趋势,传统企业从控制按钮和面板、智能插头、网关等产品入手,纷纷布局自主研发的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体系,通过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线的布局,提升产品线的综合竞争力。
(2)销售渠道不断拓展
目前下游智能照明及其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增速加快,销售渠道和策略在不断丰富。线上渠道诸如亚马逊、天猫等在常规产品页面展示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产品场景使用、配网等新体验的说明;线下渠道诸如传统五金、DIY渠道、零售超市等也相继推出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同时,各个渠道都在积极尝试开设线下体验门店、搭建智能家居展厅等方式,让终端消费者对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的使用体验更加直观、立体。
(3)产品交互方式多元化
照明控制器产品传统的交互方式一般以物理按键的接触控制为主,随着智能化升级,已经实现App远程控制以及智能语音发送控制指令的近场控制。随着AIoT技术的进—步发展和成熟,未来人们对主动发起控制指令依赖会越来越小。在现代技术驱动力的加持之下,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和其他智能产品一起,会以更加符合自然人的交互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照明”的健康照明理念。
4、智能照明控制器行业技术特点
(1)技术专业性强,更新迭代快
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涉及的技术范围较广,包括电子系统集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逐步应用到智能照明控制器领域,行业技术专业性进一步加强,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更快。
(2)技术适配性要求高
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作为智能照明设备的支持产品,在设计产品时需要充分考虑下游配套产品对功能、性能、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要求,技术适配性要求较高。
(3)技术融合性强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与光学、电学、通信学等行业紧密相连,形成集成化、系统化的智能照明控制器产品。因此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展现出融合性强的特点。
5、智能电源行业特点
智能电源是在普通电源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的通信交互功能,可以提供围绕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输出电能的精确控制,实现对照明灯具开关、平滑或者动态调光的操作;
智能电源与智能照明控制器都属于智能照明系统中的配套设备,其市场需求和产业竞争格局呈现出与智能照明控制器行业相似的特点。
6、智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对智能照明的积极推广和政策支持下,智能照明市场逐渐扩大,全
球智能电源市场在经历高增长阶段后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TRANSPARENCYIARKETRESEARCH研究数据2023年全球调光电源市场规模达到159亿美元,预测到2031年将达到641亿美元,2023-2031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9.0%。
7、智能电源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电源与智能照明控制器都属于智能照明系统中的配套设备,同样具有智能化转型、多销售渠道、多元化交互等发展趋势。
另外,在健康照明领域,智能电源通过PWM的输出对智能照明设备进行控制,滤除干扰和低频的影响,可满足IEEE1789、CIESVM、CACEC、ASSIST等频闪测试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健康舒适的照明环境。未来健康标准较高的智能电源产品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之一。
8、智能家居的行业特点
(1)多技术融合:智能家居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使设备具备互联互通和智能化能力。例如,智能家居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语音控制其他智能设备。
(2)技术迭代升级: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智能家居产品不断更新。AI算法优化使设备更智能,机器学习提升行为预测精度,让设备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3)产品种类丰富:覆盖智能家电、照明、安防、控制等多个领域,满足多样化需求。
(4)智能化程度高:产品具备感知、学习和预测能力,能根据环境和用户行为自动调节。
9、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智能家居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速度,国家层面已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推动智能家居高质量发展,全球智能家居正在构筑万亿市场规模。
据Statista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为1393亿美元(约1万亿人民币),未来四年增长率预计高达60.01%,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2229亿美元;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用户渗透率16.38%,预计四年后达到28.84%。在亚太地区,中、日、韩、澳四国用户渗透率较为领先,高达20%~50%,这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智能、便捷的方向发展。
10、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1)满足个性化需求:智能家居产品注重个性化服务,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贴合需求的服务。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依据用户喜好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
(2)定制化解决方案:企业提供个性化设计和定制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打造专属家居方案。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涵盖多个领域,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
(3)系统集成化:全屋智能成为重要发展趋势,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4)场景化体验: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提供丰富的场景化体验,用户可自定义智能场景模式,如“回家模式”“睡眠模式”等,设备自动协同工作,营造舒适便捷的家居环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