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华昌化工(002274)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7 16:33: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昌化工(00227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煤气化为产业链源头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及化学品,进一步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公司产业链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础化工产业,以煤制合成气(主要成分CO+H2),生产合成氨、尿素、纯碱、氯化铵、甲醇、硝酸等;二是化学肥料产业,使用煤化工生产的尿素、氯化铵生产新型肥料等;三是新材料产业,以合成气与丙烯等为原料,生产新型材料,后续产品为醇类、增塑剂、树脂、涂料等。近年来,公司一方面强化技术引进与研发,更新装备,持续提升现有产业或装备运行水平与质量,同时通过委托研发、中试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在新产品、新材料业务端做好项目储备;另一方面致力于氢能源领域产业拓展、布局与示范推广应用,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跟进涉及绿色、生物质等行业发展趋势,推进本公司整体产业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持续丰富产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1、煤化工产业简介。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学加工过程,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煤化工是中国特色,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新兴产业;作为全球煤化工产业化走得最远的国家,近年来在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上成效显著。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煤化工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同时随着煤炭分质、分级、清洁、高效利用的不断深入,煤制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创新突破;现代煤化工将成长为一个既独立于石油化工、又相互交叉赋能的新兴产业体系。总体上看,中国现代煤化工不仅产业规模大幅增加,生产装置运行水平不断提升,关键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而且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现代煤化工产业无论从创新能力、产品结构、产业规模,还是工艺技术管理、装备制造,均已走在世界前列。

    当前,煤化工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其核心表现为延链、补链、强链、扩群,将基础煤化工引向深水区,壮大做强高端煤化工,包括煤基精细化学品和煤基新材料等。未来的煤化工升级发展之路,一方面是基础产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推进低碳绿色发展;同时,探索煤化工与风、光、氢新能源等的深度融合或产业模式重塑;另一方面是向煤基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拓展。

    本公司煤化工产业链为传统煤化工与现代煤化工相融合的产业。本公司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用于生产合成氨,氢气、一氧化碳用于生产多元醇、甲醇等,二氧化碳用于生产尿素、纯碱等。本公司产业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后续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强化清洁生产技术利用,不断调优产品、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

    2、纯碱产品。纯碱即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属于基础化工原料盐类;用于医药、造纸、冶金、玻璃、纺织、染料等工业。纯碱工艺包括氨碱法、联碱法、以及天然碱。近年,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天然碱项目投产,项目公开产能数据为:纯碱780万吨、小苏打80万吨。

    上述项目投产,对国内纯碱行业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按生产成本来讲,天然碱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当前三种制碱方法,在生产成本方面天然碱优于联碱法,联碱法优于氨碱法。根据行业协会数据,目前氨碱法产能约为1,420万吨,占总产能比例约为37%。另外,纯碱产业具有地域性,运输费用等营运成本对产品销售半径及区域会产生一定影响。

    本公司纯碱生产采用的工艺为联碱法,使用氯化钠(食盐、工业盐)、合成氨(由公司合成气生产制取)为原料,生产纯碱、氯化铵。

    工艺流程:煤-合成气-合成氨(加氯化钠、合成气中二氧化碳)-纯碱、氯化铵。

    主要经营模式:直销、用于下游厂商作为生产原料。

    3、肥料产品。现代肥料分为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是针对传统肥料、单质肥料而言的,传统肥料一般包括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生态肥料三大类,而现代肥料除上述三大类之外还包括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是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精准农业的大气候下孕育、生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肥料产业。新型肥料是通过植物所需要的养分,通过氮、磷、钾等合理配比,采用先进工艺进行熔合,提高植物肥效利用率,起到农业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改善土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公司复合肥属新型肥料,通过氮、磷、钾等合理配比,结合测土配方进行肥料推广销售;另外,在氮肥领域本公司生产尿素、氯化铵。

    尿素工艺流程:煤-合成气-合成氨(加合成气中二氧化碳)-尿素。

    复合肥工艺流程:外购磷肥、钾肥加自产氮肥-复合肥。

    主要经营模式:直销、经销商销售。

    4、多元醇产品。多元醇产品包括正丁醇、辛醇、异丁醇、正丁醛和异丁醛等。多元醇产品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正丁醇可作溶剂、生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醋酸丁酯、磷酸酯类衍生物,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还可以用于生产丁醛、丁酸、丁胺、乳酸等有机产品及丙烯酸树脂;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增塑剂及丙烯酸辛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表面活性剂等;异丁醛主要用来生产异丁醇和新戊二醇,可用于合成泛酸、缬氨酸、亮氨酸、纤维素酯、香料、增塑剂、树脂及汽油添加剂等。新戊二醇是一种以异丁醛为主要原料(占新戊二醇原料成本的73%)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医药、涂料、农药、塑料和石油等领域,其衍生物可作香料、药物、阻燃剂、航空润滑剂、增塑剂、油墨、绝缘材料等,目前主要用途为制造无油醇酸树脂,特别是制造饱和聚酯树脂。

    本公司以煤制合成气、外购丙烯为原料,生产多元醇、新戊二醇;后续延伸产业链生产聚酯树脂。工艺流程:煤-合成气-合成中间产品(加外购丙烯、甲醇制甲醛)-丁醇、辛醇、异丁醛、新戊二醇等。

    主要经营模式:直销、用于下游厂商作为生产原料。

    5、氢能源领域。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产业环节主要包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技术及相关零部件(双极板、质子膜,以及相关材料等),氢燃料发动机集成技术及部件(如电机、电控等),氢燃料电池测试技术及设备。本公司氢能源产业拓展依托子公司—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昌能源自2018年成立以来,产业拓展重点为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燃料电池测试系统。通过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系统部件国产化替代及产品示范应用等途径,促进研发产品的商业化应用推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区位优势。公司地处长三角地区,交通方便,紧靠长江,建有自备内河码头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长江,运输成本低且方便快捷。苏浙沪三地是中国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贴近目标市场优势较明显。公司所处的张家港市建有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该保税港区是全国第13个保税港区、第一个内河口岸保税港区。公司地处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为公司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2013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更进一步明确了苏南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战略地位。贴近市场、物流成本低,增强了公司化工产品、新材料的竞争优势。

    2、发展基础优势。公司是一家拥有较完善产业链及基础设施的煤气化生产企业。以煤气化(氢气+一氧化碳)为源头,配套公用设施,形成两条较完整产业链。即:煤气化-合成氨-(纯碱、氯化铵、甲醇、尿素、硝酸、复合肥),丙烯+煤气化-多元醇-新戊二醇(形成4碳、5碳、8碳多品种醇类、及中间产品醛类等系列产品)。公司产业间关联度较高,便于产业延伸,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公司拥有完备的公用基础设施,包括自备热电厂(热电联产)、供水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等。近年来,公司着力优化存量产能,以采用先进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从产业链源头进行原料结构调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围绕现有产业实施产业链延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依托技术进步,促进产品升级。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布局、项目落实,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障。

    3、营销优势。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培养了一支良好的营销队伍,具有完善的大宗产品营销模式及较丰富的营销经验。随着公司向流通领域开拓延伸,深度营销策略的实施,营销网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提高,强化了上下游一体化;营销能力及效果进一步加强。

    4、管理及人力资源优势。公司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化工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拥有较为稳定的化工生产、工程技术(含研发)、营销、管理等岗位员工队伍。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公司自2009年建立了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连续16年为公司培训、鉴定能胜任化工生产的从业人员。公司分别为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员、环保员、营销人员、生产调度员、管理人员、财务会计等岗位设立了培训、培养、晋升管理制度。

    5、环保节能减排优势。公司坚持绿色、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发展原则,把“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的理念贯穿于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中。公司始终紧密围绕国家产业、能源、环保等政策,组织企业营运、发展。“十一五”期间,公司提前完成国家节能减排20%的目标。公司的纯碱生产、合成氨生产,连续多年被中国石化联合会等评选为纯碱行业联碱法工艺的“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以烟煤(包括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其中,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办公厅联合发布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公司被评选为2023年度纯碱行业联碱法工艺的“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以粉煤(包含无烟粉煤、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公司围绕年度制订的目标计划,稳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完成了较大工作量的周期性检修,为后续年产30万吨多元醇及配套设施项目、氨合成生产装置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投产准备了条件。对公司发展规划落实方面,按年度计划积极、稳妥推进,与计划目标保持一致。

    (一)经营情况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665.66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01,728.07万元,下降24.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2.43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44,019.80万元,下降97.58%。

    1、毛利减少。报告期,公司实现毛利21,093.64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60,633.09万元;造成毛利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价格下滑以及周期性检修产品量减少所致。其中,联碱行业产品减少毛利16,102.60万元,化学肥料行业产品减少毛利8,390.04万元,精细化工行业(主要多元醇)减少毛利34,710.07万元,其他业务及子公司减少毛利1,430.38万元。

    2、税金及附加减少。报告期,税金及附加发生额1,144.64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087.85万元;主要原因为经营业绩下滑所致。

    3、四项费用减少。报告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发生额22,738.80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743.12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减少998.73万元;管理费用减少893.51万元;财务费用减少141.61万元;研发费用减少709.27万元。

    4、投资收益减少。报告期,投资收益发生额2,815.11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734.86万元。主要原因为理财收益减少所致。

    5、其他收益减少。报告期,其他收益发生额497.21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405.46万元。主要原因为收到的政府补助奖励减少所致。

    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发生额-858.0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673.96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所持东华能源、苏盐井神的股票市值波动影响等所致。

    7、资产减值损失正常变动。报告期,资产减值损失发生额904.11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844.25万元。主要原因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所致。

    (二)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报告期,本公司相关发展规划落实与《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目标计划一致,相关进展符合预期。对年产30万吨多元醇及配套设施项目、氨合成生产装置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尿素装置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与中央控制室改建及配套设施项目、年产5万吨/年异辛酸项目、氢能源产业拓展等。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昌化工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