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国盾量子(688027)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21亿元,同比上升74.54%,归母净利润-2379.0万元,同比上升32.69%。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02亿元,同比上升69.58%,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48.4万元,同比下降156.83%。本报告期国盾量子存货明显上升,存货同比增幅达44.14%。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48.41%,同比减13.2%,净利率-19.4%,同比增62.1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025.26万元,三费占营收比41.4%,同比减40.85%,每股净资产31.27元,同比增69.9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5元,同比增24.43%,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47.73%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3000.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29元。
持有国盾量子最多的基金为广发多因子混合,目前规模为126.9亿元,最新净值4.3364(8月13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36%,近一年上涨64.0%。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唐晓斌 杨冬。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为什么选择中国电信作为合作伙伴,当前的融合情况如何?
答:公司最早和电信在 2014 年就展开了合作,包括共同攻克量子-经典波分复用技术、建设上海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等。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和电信的合作逐步加深,2020 年,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投资公司共同成立中电信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也是合肥城域网项目的运营主体,后来大家也共同合作了一些项目。
在一次次的合作中,电信作为通信央企及国家信息安全国家队,认识到量子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于是双方在去年启动非公开发行项目。这次再融资主要是让中电信量子集团通过认购股份获取公司的控制权,以加快量子信息产业的布局,增强国有资本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与影响力,净募集资金 17.5 亿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来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投向量子信息相关的科技创新领域。
同时在这次发行中,就控股权的方面也做了设计,中电信量子集团和科大控股、公司首席科学家彭承志教授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 40.43%的股份表决权。协议通过表决权集中,保障了公司控制权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构建了“国资央企 + 前沿科研机构 + 科创企业” 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新范式以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后续的定位是国盾量子更多的专注于核心技术的攻坚和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落地等方面,电信方面则更聚焦于用户服务、营销推广、政企关系等。目前中国电信委派到公司的新董事有一位是中电信量子集团的董事长,同时现在也是国盾量子的董事长,还有三位是来自电信强省——电信四川公司、广东公司、上海公司的副手。
除了董事会层面的调整外,当前双方在保持国盾量子独立性的同时,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融合已经开启。在量子通信上,国盾量子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能力,中电信量子集团在网络管理运维、贴近客户需求上具有优势;在量子计算方向,国盾量子继续攻坚底层核心硬件如操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中电信量子集团负责研发量子计算云平台及量子计算软件应用,并与国盾量子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加速推进量子计算业务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