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北证50指数持续调整,市场交易活跃度回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北证50指数周涨跌幅为-9.04%。本周,北证50涨跌幅为-9.04%。北交所284家上市公司中,仅10家公司周涨幅为正,其中新股大鹏工业(+1211.11%)涨幅领先,其次是新股北矿检测(+289.55%)、*ST云创(+18.80%)、海希通讯(+16.63%)、美登科技(+8.18%)等,跌幅最大的是路桥信息(-23.20%)。从行业来看,本周北交所多数行业下跌,仅社会服务(+63.1%)、机械设备(+9.7%)两个行业上涨,而公用事业(-14.0%)行业周跌幅靠前。
北交所整体交易活跃度有所回落。本周北交所日均成交额约179.15亿元,较上周的213.80亿元有所回落。北交所本周整体成交额为895.73亿元,成交量为41.11亿股,市场交易活跃度在本周有所回落。本周北交所换手率为19.88%,较上周的22.52%有所回落,并高于科创板和沪深主板。
北交所整体市盈率为44.2倍左右,较上周有所回落。北证A股的市盈率为44.2倍,较上周的48.6倍有所回落;科创板、创业板市盈率均较上周有所回落,分别为65.3倍和39.8倍。本周北交所的市盈率持续高于创业板。分行业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家用电器行业平均市盈率最高,为81.0倍,其次为食品饮料(76.4倍)、有色金属(74.5倍);市盈率相对较低的行业是计算机、轻工制造和国防军工行业。市盈率较高和较低的几个行业因标的数量较少,个别公司业绩变化及近期股价表现影响了行业整体估值水平。
“专精特新”专板三年汇聚1.56万家企业。2022年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三年来,三批共计26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以下简称“专板”)完成备案。权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26家专板共服务企业1.56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97家,上市后备企业1098家。三年筑基,育树成林,专板已成为各地汇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苗圃”,精准赋能入板企业,在助力融资、培育上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资本市场“塔基”功能有效发挥,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本周公告:本周北交所企业的重要公告覆盖对外投资、业务进展、项目调整等方向。三协电机、惠丰钻石公告了新的对外投资,志晟信息、海希通讯公司公告了新的业务进展,奥美森、阿为特公告了项目调整。
投资策略:随着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新股发行的稳步推进和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我们认为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对于2025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我们推荐两个主要方向:1)自上而下聚焦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关注布局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消费等新兴行业,商业模式及主要产品在A股市场具有“稀缺”属性的公司;2)自下而上基于财务指标筛选,关注业绩增速高、研发投入强、产能释放潜力大、成长性较强的公司。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技术迭代较快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