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2025年10月贸易数据点评:基数叠加外需波动,进、出口增速回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评
高基数叠加外需仍偏弱,进、出口增速均低于预期。按美元计,2025年1-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出口同比增长5.3%,进口同比下降0.9%。10月单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由上月同比上升7.9%转为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同比由上涨8.3%转为下降1.1%,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进口同比增速下滑6.4个百分点至1.0%,均低于市场预期,贸易顺差为900.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收窄56.5亿美元,较9月环比收敛约3.8亿美元。10月出口同比转降或主要受基数、外需趋弱等影响,去年9月份极端天气扰动出口,10月出口商品集中出运推升基数,此外10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7%,虽与上月持平,但连续8个月处于收缩状态中。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的影响正在体现,越南、韩国10月出口数据也可以验证,如越南10月出口同比增长17.5%,低于市场预期19.5%,韩国出口同比增长3.6%,但仅半导体和船舶出口大幅增长,汽车、钢铁、家电等却全线下跌,中国出口中作为中间产业链环节的商品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因此我国当月对美出口虽维持两位数下降,但降幅有所收敛。10月下旬,中美达成新一轮贸易协议,取消10%芬太尼关税并将24%“对等关税”暂缓一年,在稀土、高科技产品等关键领域也阶段性达成一致。而美国政府关门仍在持续,持续时间越长对美国需求将带来更大冲击,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此外,受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预期影响,去年四季度是“抢出口”窗口期,因此高基数下我国出口增速或在四季度低位运行。伴随出口转弱,预计四季度进口动能也将放缓,但由于基数不高,进口增速或有所支撑。
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速下滑,但对美出口降幅有所收敛。10月份,受基数影响,我国对东盟、欧盟和日韩的出口增速均走低,但对美国出口降幅收敛10月单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降幅收敛约1.9个百分点至-25.2%,对东盟、欧盟出口同比增速边际下滑4.7和13.3个百分点至11%和0.9%,对日本、韩国出口同比增速由上涨1.8%和7.0%转为同比下降5.7%和13.1%,对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出口增速均边际下滑。进口方面,10月份我国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均有所回落。10月我国自东盟、美国、欧盟、日本、韩国进口增速分别走低3.8、6.7、5.5、15、13.1个百分点至-4.6%、-22.8%、4.0%、5.9%、0.0%,自巴西进口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其他贸易伙伴方面,1-10月,我国对RCEP伙伴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速走低0.3个百分点至4.6%,其中出口增速走低0.6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小幅走低0.01个百分点;我国与拉丁美洲进出口增速为3.5%,边际走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进口增速上升推动;对非洲进出口增速下滑1.1个百分点至17.3%,出口增速下滑2.2个百分点至26.1%,但进口增速保持稳定。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走弱。10月单月,稀土、肥料、集成电路、汽车及船舶等出口金额维持双位数增长态势,而下游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箱包、玩具、鞋靴、手机、陶瓷产品、家具、家电等出口金额双
位数下降。边际来看,稀土、粮食、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金额增速边际下滑较多,分别下滑54.3、43.1、33.9个百分点至42.9%、-5.8%、-9.1%,稀土出口增速下滑或与10月初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有关,而汽车、船舶、成品油、肥料出口增速边际走高,分别走高23.2、25.7、19.6个百分点至34%、68.4%、13.7%。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由12.6%降至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由11.5%降至1.8%;从出口数量来看,10月出口数量同比增速较高的包括肥料、汽车、粮食、成品油等,增速均在10%以上,而手机、未锻轧铝及铝材、钢材出口同比下降较多,降幅均超过10%。边际上,成品油、汽车、肥料等出口增速上升较多,分别走高15.1、18.2、2.4个百分点至14.2%、42.8%、70.8%,而船舶、箱包、钢材、水海产品等出口增速下滑偏多,分别下滑23.4、13.2、15.7、12.5个百分点至-6.3%、-13.2%、-15.7%、-1.0%。船舶出口金额增速走高但数量增速下滑,意味着更多受价格端推动,或与10月下旬船司积极挺价有关。
农产品进口增速走高,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以美元计,10月单月来看,粮食、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金额同比均走高,分别回升5.3、9.7、6.8个百分点至8.4%、11.4%、16.4%。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数量增速分别走高4.0、5.9个百分点至17.2%、-5.3%,粮食进口数量增速相对平稳,仅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11.9%。粮食进口增速走高或与低基数有关,大豆进口增速上升或因压榨商为确保稳定生产而增加采购力度,避免因中美船期延误可能导致的巴西大豆价格飙升。上游商品中,10月单月,铜矿砂及其精矿、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价同升,成品油、原木及锯材、未锻轧铜及铜材、煤及褐煤进口量价同减,原油、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升价减。边际上,上游商品进口增速走势分化,其中天然及合成橡胶、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金额增速分别下滑22.4、14.4个百分点至-3.8%、-6.1%,进口数量增速也边际下滑较多,而原油进口金额降幅收窄7.1个百分点至-0.3%,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金额涨幅扩大,或更多受铁矿石价格、铜价上涨影响,进口数量增速边际走低。10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2.5%和3.0%,增速均有所走低,其中空载重量超过2吨的飞机进口增速大幅回落201.2个百分点至0.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速下滑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而汽车包括底盘、医疗仪器及器械等进口降幅收敛。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