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A股策略周报:从算力到电力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牟一凌,吴晓明 2025-11-09 16:5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A股策略周报:从算力到电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科技巨头的金融循环脆弱性显现,市场聚焦确定性
本周近期海外大型科技股表现不佳,除了美国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对投资者风险偏好形成部分扰动外,市场对于OpenAI的“AI需要美国政府背书”的发言以及美联储相对偏鹰的降息表态反应较为剧烈,表明当前市场已经开始对AI科技巨头间的金融循环与预期过高风险产生警觉,激进的资本开支与巨头企业之间密集的大单签订已经不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而是愈发关注于其AI业务本身的创收/创现能力能否覆盖其对于未来的支出承诺,以及能否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增长。科技发展的短缺环节开始过渡到传统产业(例如存储与电力)。
看似扩散的背后,是对拥有综合电力优势的中国资产的重定价
A股同样开始了风格再均衡的过程,与海外科技巨头企业股价联动性较强的TMT板块表现开始明显落后于因海外电力短缺而受益的电力设备、化工等板块,部分中国优势产业如钢铁、煤炭等同样表现出色。科技行业发展的短缺环节,已经从美国作为链主的算力基础设施,过渡到以中国更具优势的电力、制造与泛基础设施领域,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国资产的重定价。市场开始逐渐意识到中国过去为能源转型而建设的庞大产能的真正价值:一方面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设能力引领全球,为全球获得低成本与可持续能源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是为中国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并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供稳定且低廉的能源使用成本优势。过去几年能源转型是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在此期间构建出产业优势的也远非仅有新能源行业本身,看似“产能过剩”的中国制造的重定价之路正在开启。
扩散行情的三条路径梳理:化工值得关注
第一,本轮电力设备行情高弹性的背后,在于其过去几年因产能过剩而本就被市场所长期低估,在供给侧反内卷约束下出清的尾声恰逢遇上海外电力短缺所带来的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全面重估行情下,当前电力设备内部,电工仪器仪表交易拥挤度偏低、且盈利估值匹配度较高,可能存在补涨机遇。第二,中国制造业围绕能源转型所构建的庞大产能并非仅限于电力设备板块,化工板块便可能扩散行情下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化工部分细分行业本身便是电力设备的上游核心材料,内部同样有大量公司布局了相关产能以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另一方面,部分个股通过自身的规模与竞争优势在过去同样通过新建产能与业务拓展的方式切入了新能源赛道。我们复盘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浪潮期间化工各个细分行业与电力设备板块股价相关性以及当时财报里对于新能源或能源转型关注度情况(用相关词频强度表征):如果行业在能源转型浪潮刚刚兴起的2020年便与电力设备行业股价展现出较高相关性,且在当年财报中
反内卷带来的经营状况改善、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上游资源(铜、铝、锂、油、煤炭),实物资产的补库需求或将恢复,关注油运;第二,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卖铲人”,优势产业在海外的变现:资本品(工程机械、电力电网设备、重卡)、国防军工;第三,资本回流,国内价格企稳下的食品饮料,航空。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海外经济大幅下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