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震荡蓄势待新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四中全会与中美新一轮谈判后,国内进入政策“空窗期”,微观流动性短期进一步宽松可能性下降,经济基本面未见向上拐点,预计市场延续高位震荡,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博弈。配置上,行业轮动或增多加快,AI产业主线调整是布局新一轮科技行情的契机,坚定其核心地位不动摇。此外有业绩硬支撑领域值得重视,包括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11月将有色金属调出推荐。
市场观点:震荡市中寻机会
政策“空窗期”,震荡中寻找机会。四中全会与中美新一轮谈判后,国内进入政策“空窗期”,下一个关键节点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利率偏下行可能引发“股债跷跷板”,微观流动性短期进一步宽松可能性下降。经济基本面延续边际放缓态势,内生动能尚待提振。
政策“空窗期”,关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美谈判进展。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稿,2026年有望保持适当增速,2025年促消费、稳增长相关政策大概率在2026年延续或加码。中美经贸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但谈判是一个偏长期过程,后续仍有面临波折可能性。美联储如期“鹰派”降息,市场对乐观的降息路径进行修正,对风险偏好形成一定扰动。
政策推动宏观流动性边际转宽,利率偏下行可能引发“股债跷跷板”。央行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是边际宽松明确信号。若流动性宽松带来利率下行,叠加经济动能边际走弱,债市回暖,届时可能出现“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对市场微观流动性形成拖累。股市微观流动性短期再度充裕难度加大,一方面估算国内公募资金权益仓位处于高位,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汇率升值吸引外资流入尚待观察。
经济基本面延续边际放缓态势,内生动能尚待提振。根据已公布高频数据预测,预计10月社零同比增长2.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7%,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8%、基建投资增速1.3%、地产投资增速-14.0%,出口同比4.5%;10月CPI同比-0.5%、PPI同比-2%。
行业配置:布局和坚守新一轮科技行情
10月市场新高但伴随巨大波动,体现在创业板指V型走势。行业层面,AI产业主线修整,而内部扩散和外部高切低突出。储能、电池承接科技扩散,银行、煤炭、石化、公用事业等承接高切低。贵金属价格一度新高叠加能源金属涨价、稀土高景气,有色表现亮眼。消费品偶有高切低机会,但整体偏弱。展望11月,关键点位当前,市场缺乏共识亦缺乏政策或事件催化,行情预计进入阶段性震荡蓄势期。配置思路上,主线继续修整,行业轮动增多且加快,但轮动之势难把握,因此更宜为下阶段提前布局。具体方向上,AI产业景气趋势明确、三季报再获验证,短期有继续调整压力但却是布局下阶段行情的良好时机,布局和坚定本轮最重要核心主线地位不动摇。此外有景气或业绩硬支撑的细分领域也值得重视。综合而言,成长科技产业主线和业绩硬支撑领域仍是本轮趋势性上涨行情中的最佳选择。
第一条主线是继续布局和坚守产业景气趋势明确的AI产业链,具体关注算力端(CPO/PCB/液冷/光纤)、应用端(机器人/游戏/软件)等。三季报继续验证成长风格持续业绩相对优势,新一轮成长产业景气周期行情越发坚实。本轮产业周期以AI算力基建为代表,因此是本轮最核心方向,机构景气趋势性投资抱团清晰。而AI应用作为最容易承接内部估值扩散的领域,也具备较多潜在催化可能。短期仍有调整或整固压力,但却是良好布局契机。
第二条主线是业绩硬支撑领域,主要包括电力设备(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其中电力设备受益储能需求高增、固态电池突破性进展,景气持续向好。军工三季报业绩持续边际改善、成长风格中滞涨板块且美国重启核试验等潜在催化。存储受益AI下游需求增长,涨价明显,亦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工程机械三季报业绩持续改善,海外需求亮眼带动新一轮景气周期回升,目前正处前期。
将有色金属调出本月推荐,预计短期有调整压力,但中长期仍有空间,可趁调整进行布局。其中贵金属受中美关系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收敛影响,价格存在短期继续调整压力。稀土永磁同样受中美关系缓和,其估值存在阶段性消化压力。能源金属碳酸锂近期价格大涨已充分甚至过度反应下游储能需求预期。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下行速度超预期;中美经贸关系超预期反复甚至恶化;市场交投情绪变化难以有效预测;美国政府关门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观察延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