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华秦科技点评报告:Q3环比好转,在手订单充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华秦科技(688281)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01亿元,YOY+8.6%;归母净利润2.43亿元,YOY-21.5%。
季度环比好转,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01亿元,YOY+8.6%;归母净利润2.43亿元,YOY-21.5%。25Q3营收2.85亿元(YoY+12.9%,QoQ+3.7%);归母净利润0.97亿元(YoY+3.73%,QoQ+17.3%),季度环比好转,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毛利率承压:前三季度毛利率47.7%(YoY-6.9pct),或因:1)产品结构转型影响: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更新换代进行时,跟研试制产品占比逐步提高,前三季度占本部收入超过60%,新型号产品暂未规模化生产,成本较高。2)子公司产能正在爬坡期,建设期资本化支出、试运行成本及未达产产线的运营成本较高,对整体盈利水平造成阶段性压力。
研发端大幅扩张,推动费用率增长:期间费用率24.6%,YoY+6.8pct。其中,因研发人员增加及跟研项目较多,研发费用率13.1%,同比增加5.3pct。研发持续推进,有效巩固公司的技术壁垒,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构建基础。财务费用率2.0%,同比增加0.8pct。
现金流向好:在回款稳定的同时,公司合理匹配采购节奏,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2.51亿元,同比增长60.6%。
合同负债大增,在手订单充足:前三季度合同负债0.32亿元,较年初增长60.5%,或显示在手订单增幅较大。存货3.4亿,较年初增长56.5%,主要系1)订单增长带来的原材料提前采购备货;2)部分已交付产品尚未完成合同签订,导致发出商品金额较大。
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本部业务量持续扩大,增长迅速,目前部分新产品已实现批产,且有多个产品处在验证试制阶段。特种功能结构复合材料、热阻材料等订单及收入增速较为明显。此外,多元化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子公司业务呈现多点开花新局面,预计全年业绩多数扭亏:
华秦航发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143.0%),前三季度合计签订订单约2.44亿元,增速较为明显。
华秦光声收入约0.10亿元(同比+184.9%),其声学检测设备实现国产替代,高端声学设备类在手订单增长迅速,前三季度累计签单约0.37亿元,全年预计签单0.65-0.8亿元。
瑞华晟营收0.10亿元,YoY+1825%,持续交付零部件开展验证,试制订单增长迅速,已累计签单约0.23亿元,全年预计签订订单约0.5亿元。
安徽汉正收入0.02亿元,累计签单0.31亿元,全年预计签单0.5亿元。
产能逐步爬坡,规模效应有望释放:公司加快推进本部及子公司各项目建设,相关产线处于产能逐步爬坡阶段,规模效应有望快速释放。华秦航发航空零部件智能加工与制造项目基本投产,并持续开展零部件工序验证工作,预计25年底实现全面投产。瑞华晟二期项目或将在25年底建成,实现产能提升扩容。安徽汉正持续开展超细晶管材、棒材、盘件生产线建设及产线配套建设,部分单机产线在开展样件试制。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已形成特种功能材料、航天航空零部件、声学超材料及声学仪器、陶瓷基复合材料、超细晶零部件五大业务主体,精准覆盖产业链需求。目前公司多项产品处于跟研试制阶段,待相关产品逐步转入批产后,业务规模有望迈上新台阶。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01/5.35/7.29亿元,EPS分别为1.47/1.96/2.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37/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客户延迟验收的风险;市场竞争和军品审价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