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绿色燃料进入产业化元年,投资逻辑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国家能源局首批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项目启动,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2025年8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通知》,公示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9个项目,聚焦绿色甲醇、绿氨和纤维素乙醇,包括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制甲醇、内蒙古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一期25万吨/年)、安达市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等示范项目。项目要求技术攻关与市场验证同步推进,产成品需绑定航运、航空或化工等终端用户,将“技术攻关—工程放大—市场验证”装进同一条时间轴,要求项目原则上须于2026年底前建成并投运,产成品要有明确去向,实现“生产—运输—应用”闭环,这些机
制直击行业痛点,标志着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
未来绿色燃料产业将是一个由绿电驱动、以绿氢为桥梁,融合生物质资源,共同服务于交通、航运与绿色化工的综合性生态系统。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为关键枢纽,向下游延伸出两条主要技术路线:一是绿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或与氮气合成绿氨,二者是未来航运脱碳的重点燃料;二是绿氢对各类生物质原料(如棕榈油、废弃食用油UCO)进行加氢催化,生产生物柴油并进一步升级为生物航煤。同时,绿色燃料与日用化工品的紧密联系,例如油脂通过加氢可生产硬脂酸,豆油可转化为表面活性剂AES等。
投资建议
国家能源局2025年首批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项目的启动,在政策力度、项目规模、技术集成度、商业闭环和场景应用等方面都展现出与以往研发示范阶段截然不同的规模化、商业化特征,我们将其界定为中国绿色液体燃料发展的“实质性产业化元年”。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在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
将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驱动”。项目的集中落地将沿产业链自上而下地释放确定性需求,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的订单和收入。建议关注:1)全产业链集成商;2)核心装备制造商;3)关键材料与部件供应商;4)燃料生产与运营企业。重点推荐:产业链上游至关重要的技术赋能者与核心装备供应商昊华科技,京津冀大型氢气运营商中国旭阳集团,绿氢耦合技术实现低碳甲醇生产的宝丰能源,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燃料生产商卓越新能。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贸易摩擦持续恶化、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