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每周投资早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A股大势研判】
展望2025年四季度,也许比以往更多分歧、更难判断。或许四季度A股上涨行情尚未结束,仍有延续上行的动能,但力度或趋弱,整体上,大概率延续慢牛趋势,但波动率或加大,在宽幅震荡中逐级抬升。
风格上,四季度A股相较于三季度可能会更加均衡。就投资而言,在继续关注科技成长主线的同时,也可关注部分周期品种行情、内需消费、红利股以及景气度改善的方向。“科技成长”+“周期板块”+“内需消费”+“稳分红核心资产”均衡配置的性价比或更高。市场能否完成从流动性估值驱动向基本面业绩驱动的转换,可能决定了2025年四季度市场的整体表现力度。
三季度涨幅靠前的主流品种能否在四季度进一步延续?是继续追热点,还是布局其他机会?对于投资者比较关注的科技股,我们的观点如下:科技股——属于“鱼越贵,浪越大”,随时扣好止损的安全带。科技方向包括半导体自主可控、AI产业链、机器人产业链、数字经济产业链、通信设备、工业母机、国防军工、汽车智能化等行业。从2025年前三季度来看,科技主线较为明确(也是我们前三季度反复推荐提醒的方向),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科技仍是主线之一,但内部或将迎来分化。三季度趋势行情中市场高度结构化,多数集中于AI、半导体、机器人等行业龙头,导致少量个股对主要指数的影响放大。若量能充沛,则上述方向有望共振大盘续创新高;若市场进入缩量,则杠杆方向“多杀多”风险加大。因此,由于多头拥挤、追涨的胜率和赔率都出现下降,这个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我们认为,业绩因素仍是资金配置的重要考量。科技股内部或迎来分化,具备结构性业绩亮点或增长预期的科技板块,有望继续引领结构性行情的发展,规避纯粹炒作概念、缺乏实际业绩支撑的个股。
无论是科技股还是周期股机会,尽量低吸为主,逢低关注有实际业绩或未来业绩支撑的标的,规避纯粹炒作概念个股。操作上,我们建议倾向谨慎保守,获利丰厚的可适度逢高落袋为安,投资者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新入场者系好止损安全带,逢低布局莫追高,重点挖掘结构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