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2025年四季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

来源:光大期货 作者:赵复初 2025-09-29 13:3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光大期货《2025年四季度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大类资产配置:流动性宽松与政策扰动并存
1.海外宏观分析:四季度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路径或进一步分化
(1)2025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路径已经呈现一定分化,美联储在非农走弱压力下重启降息,欧央行在通胀处于目标的背景下选择按兵不动,日央行加息进程受多重因素影响而推迟。进入四季度,我们预计分化或延续,同时需要关注市场对于2026年相关风险演绎情况的提前定价情况,包括美国中期选举、欧美财政扩张与债务压力风险、以及美国关税后续演绎等。
(2)美国:美联储目前面临通胀上行和就业下行的双重风险,这意味着没有毫无风险的政策路径。鲍威尔在近期讲话中重申,美联储必须密切关注关税可能带来的持续性影响,称要确保关税不会演变为持续性的通胀问题。虽然基准预期是关税对通胀只会导致一次性的价格波动,但这种波动可能会持续几个季度。美联储将坚持以数据为依据,判断接下来的利率路径。
(3)欧元区:欧央行在7月、9月的议息会议上均停止降息,维持2%的政策利率(DFR)不变。欧央行暂停降息的背后在于,欧元区经济增长在贸易冲击中表现出一定韧性,而通胀连续四个月稳定在2%的目标水平附近,并且失业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面对即将到来的欧洲财政刺激等可能对通胀带来的上行风险,以及近期法国政治风险、欧元升值等可能对通胀造成的潜在下行风险扰动,预计欧央行在年内降息幅度有限,可能只有1次机会。
(4)日本:三季度以来日央行货币政策主线是“等待关税落地”。虽然日美谈判达成协议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但后续各方谈判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日本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因出口和生产的下滑而呈现疲软。同时海外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导致日本企业利润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固定投资的增长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此外,日本央行认为未来通胀向下的概率高于通胀向上的概率,薪资收入短期内将继续受到企业利润增长制约,依靠工资与物价适度上涨的互动机制目前仍是脆弱的。因而,日本央行后续加息的信心依然略显不足,年内再度加息的概率相对有限。
2.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海外关注美联储利率路径扰动,国内关注是否有再度降息与财政刺激的机会。考虑到明年中期选举压力,四季度特朗普政策重心或由关税政策转向财政扩张,全球大类资产市场交易逻辑主线或转向流动性交易,有利于利率敏感型资产的价格抬升,但仍需注意关税谈判、财政扩张以及地缘政治三大宏观要素对市场情绪影响。四季度,美元大类资产配置顺序:股票>商品>黄金>债券>美元。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顺序:股票>商品>债券。
(1)股市方面:在流动性收紧、美债增发、美元贬值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美股三季度仍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科技股驱动下的上涨势头。三大关键因素支撑美股:AI发展与消费韧性支撑美国经济基本面;日本、英国等美国盟友7月以来大举增持美债,在美元走弱背景下仍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流动性宽松预期加持。四季度来看,市场风险偏好将继续改善,但节奏上因利率路径不确定性而有所反复。关注十月、十一月美股财报披露,AI科技盈利能力将受到市场检验。国内方面,三季度受到反内卷政策与货币、财政宽松驱动并存,以及美元流动性转松的支撑下,流动性行情驱动国内股指在ROE下行的大背景中逆势上涨。四季度,股指的叙事可能会重新回到基本面上来。主要指数估值目前已经超过过去5年分位数的1倍标准差,流动性行情在10月预期落地后可能暂告一段落。板块题材可能面临切换,由三季度的科创题材向通胀题材切换,大盘成长风格可能收益。指数上年底前后可能会出现沪深300对中证1000的超额收益。需要关注十月底国内重要会议对于财政、货币以及反内卷政策是否有新的表述。
(2)债市方面:美国方面,经济下行风险打开了美联储9月降息之路,缓解了市场流动性紧张,但对美债的长短期结构改善作用有限。美国财政赤字扩张需求强烈,明年年初开始的企业减税计划所带来的财政缺口,或使得美财政部在四季度增加长债供应。此外,若美国经济疲软持续,或使得长债需求不振,供需双弱压力下,美债利差或存在进一步扩大可能。国内方面,三季度在反内卷政策推动并初见成效,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股强债弱格局明显,债市持续回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二季度末上行23BP至1.88%。展望四季度,债市市场存一定修复预期。一是伴随着此轮调整,国债收益率曲线回归常态。二是股市阶段性上涨,债券相比于股市性价比逐步回升。三是经济基本面弱修复预期延续,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四季度货币政策降息预期仍存。
(3)汇率方面,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预期落地,美元指数承压后斜率放缓并进入震荡走势。若四季度美国经济延续走弱态势,可能使得美元的利差优势逐步走弱,强化市场对美元走弱的担忧情绪以及对冲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叠加美联储独立性担忧扰动,美元指数可能会面临额外的下行压力。预计美元指数在四季度仍将延续震荡偏弱的格局,其运行区间可能在95-102。如果美国经济企稳反弹,美元指数则存在反转上行的风险。国内方面,在全球“去美元”逻辑下,四季度人民币升值仍有支撑,但整体受制于抢出口效应的转弱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弱复苏格局,升值空间较为有限。
(4)能源方面,能源方面,三季度原油价格持续震荡,关税谈判预期转好及地缘风险溢价带来的支撑抵消了OPEC增产的供应压力。但进入四季度后,市场需求转入淡季,叠加供应增产压力和海外库存的累积,对油价的指向仍相对偏空。贵金属方面,三季度驱动金价破位上行的核心逻辑主要在于避险需求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强化,但美联储9月声明表示后续降息的节奏和幅度仍存在变数。企业将关税负担转嫁给消费者的具体程度,以及关税影响下消费者信心与就业是否会持续走弱,将引领美联储接下来的利率走向。在方向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前期的宽松定价已接近充分,或使得金价在四季度再度进入高位震荡区间。
3.风险提醒:美债流动性风险以及地缘政治扰动
(1)美债流动性风险:今年7月,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在美参议院、众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一次性提高5万亿美元,美债发行也由此“解禁”。市场开始担忧三季度美国国债供给是否会大幅增加,长期美债需求明显走弱。为避免再度出现2023年第三季度的美债供给放量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冲击,美国财政选择以增加短债供应的方式来弥补中长期融资需求。但这一做法也带来了美债信用风险的担忧,大量资金积聚于对利率高度敏感的短端。若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调,或中长期再融资规模放量,长端债券风险溢价上升或吸引短端美债资金加持,可能带来美债流动性冲击,需要谨慎对待。
(2)地缘风险加剧或美国滞涨风险:最近地缘政治风险的确较前期明显升温,避险情绪对金价有一定支撑。7月以来,俄乌冲突再度加剧,中东局势再度失衡等扰动持续,不仅使得全球投资者的避险投资情绪再度升温,而且油价重心也有所上移。原油价格上涨,一方面,会使得市场对美国通胀预期再度被推升,美债收益率存在上行压力,美国财政状况或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油价持续飙升也会对美国经济前景和劳动力市场造成威胁,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大幅上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