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松下“马九”覆铜板性能再上台阶,引领电子树脂材料升级换代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陈屹 2025-09-12 16:3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松下“马九”覆铜板性能再上台阶,引领电子树脂材料升级换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松下“马九”覆铜板介电性能再上台阶,将推动高频高速树脂材料再次升级。覆铜板龙头企业松下工业在其官网上透露了第9代覆铜板MEGTRON9的部分性能数据,M9覆铜板的电路损耗较M8覆铜板有着明显的下降,同时这一性能差距在高频电信号的环境下被进一步放大更加明显。M9覆铜板在高频性能上较M8覆铜板有着非常高的提升,即将引领新的高速带宽革命,单通道接口速度可以上升到224Gbps。M9系列覆铜板的Df值较M8系列更低,意味着原本使用较多的PPO/PPE高频高速树脂更难以满足M9覆铜板的性能需求,介电性能的突破带动了上游树脂材料的进一步升级。M9覆铜板或将更多地使用碳氢树脂及特种碳氢树脂才能满足电性能的需求。
电子级碳氢树脂国产化替代布局逐步进行。我国碳氢树脂行业起步较晚,本土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在研发实力、规模化量产实力、产品性能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国内布局碳氢树脂研发与生产领域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东材科技、世名科技等,其中东材科技已有3500吨/年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在建,世名科技500吨级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已经建成。
新型特种碳氢树脂——苊烯树脂介电性能突出,并已实现国产化。苊烯树脂材料的Df值极低,能够达到0.0005-0.0006的等级,仅为M8及M8S系列覆铜板Df值的一半以下;Dk值也仅有2.54,低于M8覆铜板的Dk参数,电性能极为优异,是满足M9覆铜板电性能的理想树脂材料之一。截至目前,美联新材的子公司辉虹科技是全国首家且唯一能生产苊烯单体并将其应用到电子材料领域的企业,公司已有Ex电子材料年产能200吨,产品供给下游企业制作成覆铜板应用于“马八”级半导体产品;未来公司计划将单体聚合成苊烯树脂,以开发更多的下游客户。
BCB碳氢树脂长期受美日技术封锁,国产化替代正在建设。BCB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活性碳氢树脂,既可形成热塑性树脂,也可形成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成型加工型、低介电常数、低吸水率和低膨胀系数等性能。国际上第一家将BCB类材料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是美国陶氏公司,但价格昂贵,主要在特种芯片及军工制造领域使用;受技术封锁影响,我国BCB单体及树脂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目前,我国湖北迪赛鸿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条千吨级超低介电损耗碳氢树脂(DSBCB)生产线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11月投产,将打破美国、日本企业对我国高端电子芯片封装材料的长期垄断。
ASIC芯片在未来AI发展中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同样需求高性能的高频高速树脂材料。ASIC芯片是在实际应用情景下是更优的选择,相比于顶级算力的GPU芯片,ASIC芯片成本更低且算力相当,在个别领域更加突出;而相比于成本相当的普通GPU芯片,ASIC芯片又有着更加出色的运算性能,是在特定领域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而从芯片上游的材料角度来看,ASIC芯片与顶级GPU芯片相同,均需要最先进的树脂材料来满足性能上的需求;而ASIC与普通GPU相比,在相同成本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性能更加突出的材料。
投资建议
东材科技在我国电子树脂领域的研发及产能布局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出碳氢树脂、活性酯树脂、特种环氧树脂等电子级树脂。建议关注东材科技等已有电子级碳氢树脂及介电性能突出的特种碳氢树脂布局的龙头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高端高频高速树脂研发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技术迭代带来的产品迭代,下游客户突破不及预期等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世名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