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国内观察:2025年7月PMI:价格回升,结构分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官方PMI数据。7月,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7%非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
核心观点:贸易缓和影响月度数据的波动,反映为6月释放积压需求而上升,7月积压需求释放完毕而回落,不过7月本身受天气影响存在季节性回落的特征。7月PMI中一大特征是上游价格的回升,以及代表上游景气度的高耗能行业PMI逆势回升,这或是“反内卷”推进的效果。不过“反内卷”并非简单的压降产能,在优化竞争秩序的同时,长期价格的形成仍由供需决定。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后政策的部署。
制造业PMI略弱于季节性。7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一方面有关税缓和后脉冲的影响,另一方面季节性回落主要受生产淡季影响。7月环比-0.4%,略低于近5年同期均值的-0.3%。
供需同步回落。需求方面,7月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9.4%(-0.8pct),回落至荣枯线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47.1%(-0.6pct),反映出口也有走弱的迹象;供给方面,生产指数回落至50.5%(-0.5pct)。
价格指数继续上升,原材料涨幅更大。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3.1pct)以及出厂价格指数(48.3%,+2.1pct)连续两个月回升,同时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至荣枯线以上。主因在“反内卷”整治推动下,上游原材料6月出现了一轮普涨,6月PPI表现或偏积极。高频数据上南华工业品指数单月上涨6.7%(截至7月30日)。
下游有压力,上游景气度逆势回升。在价格回升预期的推动下,7月高耗能行业PMI回升(48.0%,+0.2pct)。消费品行业PMI重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49.5%,-0.9pct),使用存在统计数据的历史年份来测算,低于季节性(+0.23pct)。装备制造业PMI回落(50.3%-1.1pct),仍高于荣枯线,但边际上回落的幅度要大于整体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相对较好(50.6%,-0.3pct)。
非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服务业强于建筑业。7月非制造业PMI环比-0.4%,表现好于近5年同期均值的-0.7%。分项上服务业强于季节性、建筑业弱于季节性。
暑期假期带动出行消费,但地产有所拖累。7月服务业PMI50.0%,环比-0.1%。暑期假期对于居民出行以及消费相关的行业有带动。据统计局表示,7月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但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天气影响建筑施工放缓。7月建筑业PMI50.6%,环比-2.2%。7月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短期影响建筑施工,但位于荣枯线以上。下半年来看,随着财政资金的下沉以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有望保持相对高位。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风险;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