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24年业绩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船舶(600150)
业绩简评
4月29日,公司发布24年年报和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收入785.84亿元,同比+5.01%;实现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22.21%。1Q25实现收入158.58亿元,同比+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180.99%,业绩高增。
经营分析
24年业绩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由于近年来公司交付船舶价格提升,叠加公司不断提升生产效率,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22.21%,业绩高增。24年公司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毛利率9.57%,同比增加0.29pct,如扣除23年子公司外高桥造船收回4座海工平台因素影响,24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3.56pct。25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2.84%/8.05%,较2024年底分别提升2.64/3.14pct,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船舶周期持续上行,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价格端,根据克拉克森统计,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自21Q1以来整体呈上涨趋势,截至25年3月底,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达187.43,同比+2.32%,较2020年周期低谷提升49.87%。成本端,3月上海20mm造船钢板平均价格同比-10.77%,环比-1.80%,船价与钢价剪刀差拉大,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造船竞争力提升,2024年造船三大指标同比全面提升。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58.8%;截至24年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49.7%。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全部位居世界第一。
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看好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和中国重工均为国内领先的造船企业,双方合并后将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截至25年1月,换股吸收合并方案已经获得国资委批准,合并进展顺利,看好公司未来竞争力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91/987/10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1/102/135亿元,对应PE为19/13/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新订单增速不及预期、碳减排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