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5年第17期(总第589期):我国出口竞争力(下):国别结构风险与应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4月2日,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挑起全球范围贸易战。4月4日,中国发布多条反制行动。全球外贸面临新一轮风险,我国出口的国别结构风险也明显上升。从上一轮美国对华关税影响来看,关税对我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重点体现在肥料、照相及电影制品、蚕丝、长纤、陶瓷制品、家具寝具等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的商品上。进一步地,我们对我国出口竞争力在全球其他区域的表现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发现:在欧盟市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监管审查趋严;在东盟市场,中间品的竞争力较强,东盟工业化加速和消费升级为我国对东盟出口提供了广阔机遇;在拉美和非洲市场,原材料类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分别具有较强竞争力。
结合上篇我国出口竞争力整体变化与商品结构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来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巩固并扩大我国出口竞争力优势。一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升级的影响,拓展新兴市场以部分替代美国市场的冲击与损失。二是推动出口结构转型,强化我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三是推动跨境电商做强做优,塑造外贸新优势。四是避免国际收支出现明显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