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之星 - 证星新视点 - 正文

东方明珠去年超九成净利润用于分红,核心板块增长乏力,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低迷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刘浩浩 2025-07-18 17:52: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刘浩浩

近日,东方明珠(600637.SH)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拟向全体股东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05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90.49%。这已经是其连续18年实施分红,显示出其对股民回报的重视。

不过证券之星注意到,东方明珠大手笔分红也引发部分争议。争议背后,一方面是高比例分红与公司近些年持续低迷的业绩形成反差。自2017年以来其营收大幅萎缩,2024年营收相较2016年业绩高点时已缩水超六成。2024年公司则营利双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两成。另一方面是2024年巨额分红近半数流入公司控股股东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文广”)“口袋”,中小股东享受到的实惠十分有限。

连续多年实施高比例分红

证券之星注意到,本次分红中,东方明珠控股股东上海文广成为最大受益方。

据公司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上海文广持有公司股份15.7亿股,占到公司总股本的46.69%。其这一持股比例远超排名第二、第三的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后两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仅为1.4%、1%。而除上述三者外,东方明珠其他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在1%以下。

按照东方明珠披露的分红政策,上海文广属于自然发放对象,其应得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这意味着本次分红东方文广可获得2.825亿元现金红利。

而其它中小股东不仅所能享受到的收益数额远低于上海文广,且实际收益还因征税进一步缩水。其中,A股自然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达20%,一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税负为10%。即便是QFII和沪股通投资者也需被扣除10%所得税,税后每10股实际派发红利为1.62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东方明珠持续实施高比例分红政策。2021-2023年,公司分红方案分别为每10股派2.7元(含税)、每10股派1.35元(含税)、每10股派1.8元(含税),对应分红金额分别达到9.08亿元、4.54亿元、6.05亿元。分红金额分别占到对应年份归母净利润的48.79%、260.75%、100.54%。

其中,2022年、2023年东方明珠的分红金额均已经超过了当年净利润规模,表明公司不惜以存量利润维持对股东回报。

而根据持股情况可以推断,2021-2024年,上海文广从东方明珠获得的分红收入合计高达25.17亿元。而同期东方明珠的归母净利润合计仅为33亿元,也就是说东方明珠连续四年赚取的归母净利润中76.3%流入了控股股东上海文广的口袋。

高比例分红背后:营收较高点时期萎缩超六成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东方明珠持续实施高比例分红背后,公司近几年的业绩情况并不理想。

东方明珠于1993年上市,是上海文广旗下统一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

回溯历史发现,东方明珠的业绩高点出现在2016年,当年营收高达194.5亿元,但自2017年起其营收连续6年下滑,直到2023年才扭转局势,然而2024年却再度转入下滑轨道。

2024年,东方明珠实现营收76.98亿元,同比下降3.4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633亿元,同比下降19.68%。而相较2016年其营收已下降了60.42%。

对于2024年营收下滑,东方明珠表示,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全国IPTV业务结算单价下降,零售业务传统渠道持续下降,以及地产项目交付同比减少所致。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东方明珠营收虽同比下滑3.45%,经营成本却同比增长2.27%。综合毛利率因此同比下降4.02个百分点至28.06%。

此外,高额减值也严重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近几年东方明珠应收账款持续居于高位。截至2024年末高达17.86亿元。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为5945.28万元。同时还计提了6017.1万元的资产减值,其中来自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有线”)的商誉减值高达1.636亿元。

东方有线主要经营上海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业务。2010年,东方明珠斥资1.94亿元收购其10%股权,后又通过增资将持股比例升至49%。2019年,公司再斥资超1亿元收购其2%股权后将其并表。东方有线2019年的净利润高达2.055亿元,但近几年由于有限电视业务萎缩,其盈利大幅下滑,2024年净利润仅1304.63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东方明珠计提的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合计达到1.2亿元,占到了利润总额的12.8%。

核心板块增长乏力,文化消费板块近九成收入“蒸发”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东方明珠2024年业绩下滑背后,作为其核心板块的智慧广电业务业绩增长明显乏力。

东方明珠当前已形成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两大主要业务板块。其中,智慧广电板块收入在公司主业营收中占比约七成,该板块又细分为融合媒体和智慧广电5G两大业务。

2022-2024年,东方明珠智慧广电板块收入分别为48.27亿元、52.1亿元、5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81%、7.95、0.36%,2024年增长动能相较上年大幅衰减。同期板块毛利率分别为27.71%、24.15%、21.29%,也逐年递减。2024年,该板块利润同比下滑。

其中,融合媒体业务涵盖了东方明珠的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OTT)、移动端等多项核心业务。在2016年时业务营收高达43.26亿元,在主业营收中占比近四成。然而,近几年该业务已大幅萎缩。

数据显示,我国电视机日均开机率从2016年的70%一路下滑,2024年已不足30%。叠加受到智能电视终端普及冲击,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内容平台的强劲竞争,近年来东方明珠在IPTV、OTT、移动端等各渠道业务均明显承压。

2024年,东方明珠融合媒体业务仅实现营收17.527亿元,同比下降16.33%。而如果和2016年相比,该业务已萎缩近六成。业务2024年在主业中营收占比则下降至22.97%。

毛利率方面,2022-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7.47%、32.87%、25.91%,呈逐年大幅下滑之势。其中,2024年同比减少了6.96个百分点。

而同属东方明珠智慧广电板块下的5G业务近几年则持续增长,2024年业务营收达到34.76亿元,同比增长11.57%。不过即便如此,其仍未能扭转板块整体业绩颓势。

东方明珠的文化消费板块近些年业绩下滑则更为严重。其中,零售业务早前以电视购物为核心,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在公司业绩高点2016年,零售业务贡献收入达65.803亿元,在主业营收中占比为34.17%。然而,近几年受消费环境变化和直播电商兴起等冲击,该业务已“风光不再”。

2024年,东方明珠零售业务仅实现营收3.272亿元,同比暴降27.44%,业务收入在主业营收中占比则降至仅4.29%。该业务2024年收入相较2016年下降幅度高达95%。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东方明珠文化消费板块共实现营收21.284亿元,同比下滑 12.05%。业务利润同比亦大幅下滑。而2016年该板块对应的几项业务收入合计高达149.31亿元,2024年板块收入相较当时已缩水了近九成。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