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点评报告: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重点回顾

来源:中国银河 作者:曾韬,段尚昌 2025-03-31 17:2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点评报告: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重点回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2025年3月28-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京召开,会议主题“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等部门领导出席并释放政策信号,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上下游重要企业参会。
政策方向与预期:1)发改委:着力整治市场乱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资质集团化管理改革;支持固态电池、高级别智能驾驶、车规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化国际研发合作,支持外资企业融入产业链。2)工信部: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等,把握向底层技术创新、向多产业融合转变等四大转变。3)住建部:深入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强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夯实城市治理的数字底座、智慧停车、充换电设施改造等。4)商务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内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新能源汽车新发展格局;促进海外建厂、销售网络布局,应对关税壁垒,落地新能源汽车外资项目,优化外商投资环境。5)国资委: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并启动实施了央企产业焕新,以整车产品为突破口和核心载体,发力布局动力电池、汽车芯片、智能驾驶体系等。6)能源局:重视车桩产业的协同,始终秉承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建设原则,推动充电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需求市场将获得强支撑,价格竞争逐渐向以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固态电池、车规芯片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竞争转变,同时车网协同、充换电基建等将加快建设带动新增投资,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重要产业预测:1)自动驾驶:张亚勤院士认为2025年有望实现自动驾驶的爆发,规模化需要更长时间,2030年10%的新车将拥有L4的智驾能力;比亚迪王传福认为智能化变革时间段仅在2-3年。2)固态电池:欧阳明高院士认为,硫化物复合电解质将成为乘用车固态电池的解法,主流路线基本清晰,产业化时间节点或在2027年;2027~2030年将聚焦400Wh/kg、800Wh/L的目标,重点为高容量低膨胀长循环硅碳负极,优化高镍三元复合正极和硫化物复合电解质,2035~2035年将聚焦500Wh/kg、1000Wh/L的目标,重点为锂负极/无锂负极,以及先进的硫化物复合电解质、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超高镍、富锂、硫等),可见中短期内,负极将成为固态电池落地的关键之一。3)燃料电池: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氢能成本有望在2027年降至18元/公斤,实现与柴油车的平价,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有望突破100万辆。4)钠离子电池:25年将进入量产起步阶段,切入启停电源、两轮车、低速三轮、电网侧储能领域;27年后规模化量产阶段,切入大型/工商业储能、电动车领域;最新研发方向为全固态钠电池,攻关复合固态电解质、钠合金负极/无钠负极、氧化物正极等。5)其他:2030年电动车作为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峰,实现“低充高放”盈利;2030-2035年将形成五大超级产业:新能源基础产业(光伏、风电、电池)产值30万亿、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10万亿、智慧零碳产业(车网互动、工业光储氢热)产值10万亿、氢能全产业链(年产氢1.7亿吨)产值3-5万亿。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资源品或零部件短缺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经营困难的风险,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卡行的风险等。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