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深度报告:2025积极财政的发力点与制约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国内广义、狭义赤字率预计将分别实现10%、4%的历史最高水平,受益于此,财政支出预计也将实现近10%的同比增长,创2021年至今最高水平。此外,考虑到城投、银行等重点领域的防风险诉求占用了部分财政资金,预期能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财政城投支出预计仍将实现5.4%的同比增长,虽不及10%的整体增速,但较上年对应值(-0.4%)明显提高。综合而言,我们既要看到预算内财政稳步扩张,也需注意金融机构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可能带来一定拖累。
一、广义赤字率提高或将推动2025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长近10%2025年政府举债增加后,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广义赤字率预计均将接近10%,广义赤字率或将创下近10年历史最高纪录。按照2025年国内赤字率定为4%,发行特别国债1.8万亿元(含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0.5万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测算,在各项财政收入增速、一般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同比持平的前提下,2025年国内财政支出预计将实现42.28万亿元,同比增长9.5%,明显高于上年约2.7%的同比增速;国内广义赤字预计将实现13.87万亿元,对应广义赤字率约为9.8%,或将创下2016年至今的历史最高纪录。
二、受城投、银行等领域防风险诉求制约,实物财政城投支出增速或将低于财政支出增速
城投债务风险化解限制了相关国企的“加杠杆”节奏,考虑城投举债支出后,2025年财政城投支出同比增速或不足6%。近年来,通过地方债置换、金融机构置换等形式,城投平台债务“控增化存”持续推进,短期内相关国企的“加杠杆”节奏可能仍将受限。经测算,若发债城投有息负债增量保持2024年的变动趋势,预计2025年发债城投有息负债增量或将仅为2.93万亿元,同比下降5228亿元。受此拖累,如果定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发债城投有息负债增量”为财政城投支出,那么2025年预计财政城投支出同比增速为5.9%,虽然低于同期约9.5%的财政支出增速,但同比提高约2.4个百分点。
考虑防风险诉求后,实物财政城投支出预计将为5.4%。受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部分财政资金需被用于满足隐债清零、银行资本补充、土地收储等防风险用途,如此进一步削弱了能够贡献实物工作量的财政城投支出增速。经测算,2025年全国实物财政城投支出或将实现43.41万亿元,同比增长5.4%。虽然这一增速不及财政支出增速,但较上年对应值(-0.4%)已明显增长。
但是,考虑到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化解工作可能提速,若部分地方债被用于化解拖欠款,则实物财政城投支出仍有被进一步削弱的可能。2024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6%,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速自2021年以来的下降趋势首次被打破。考虑到,规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部分可能来自政府部门,按照总书记近期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指示,地方政府、央企国企加快清偿拖欠账款,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回款难”“回款慢”,是助力民营企业更好生产经营的务实举措,也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微循环。因此,继2024年Q4《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发布,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底数被进一步厘清后,今年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化解工作可能提速,相关化解资金的潜在来源可能包括地方债资金、政策性贷款等。若部分地方债被用于化解拖欠款,则实物财政城投支出仍有被进一步削弱的可能。
风险提示:(1)测算2025年实物财政城投支出时所采用的部分假设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符;(2)财政部披露的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可能未包括特殊再融资债相关数据;(3)对加快化解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的预期可能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