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国内储能中长期装机驱动因素有望重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有望重塑国内储能装机驱动因素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针对不同场景建议开发多类储能需求和对应产品、着重攻关新技术。在国内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电价政策改革以及强制配储取消的背景下,政策有望指引国内储能装机的中长期驱动因素,储能行业有望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头部具备技术、市场优势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推荐各环节头部企业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禾望电气、同飞股份、英维克等,受益标的海博思创、上能电气、盛弘股份、南网科技等。同时建议关注文件要求重点攻关的高压级联技术方向,推荐新风光,受益标的金盘科技、智光电气。
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推动储能应用场景多元化
文件指出要推动电源、电网和用户侧储能发展。(1)电源和电网侧储能应用方面,指出积极鼓励探索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支持新型储能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构网型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加快在土地资源紧张或偏远地区推广替代型储能,减轻输变电投资压力,提升电网末端供电能力。(2)用户侧储能方面,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公路服务区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产品。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智慧车棚”等公共基础设施融合应用,鼓励构建微型离网储能系统。发展个性化、定制化家用储能产品。
应对多场景需求,发展多元化储能技术与强化高效集成和智慧调控技术
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聚焦系统结构设计、精细化电池管理、高效热管理和能量管理、辅助设备集成、高性能预制舱等技术开展集中攻关。在高性能变流器方面,面向1500V以上高电压应用需求,开展高能效、高能量利用率高压级联技术攻关。突破变流器极端工况过载能力支撑技术、构网和跟网控制高效切换技术。高效热管理技术方面,围绕提升电池热性能感知和预测精度,研发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等多种高效先进热管理技术。
风险提示:国内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行风险;国内储能商业模式成型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