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策略深度报告:如果特朗普要求中国加大进口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陈李,陈梦,武朔 2024-11-18 11:1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策略深度报告:如果特朗普要求中国加大进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特朗普2.0贸易政策下,除了出口端的下行风险,进口端的冲击也不容忽视。为了保护美国国内产业的发展以及带动美国国内出口,特朗普可能要求与中国进行新一轮的贸易谈判,要求中国进口更多美国产品,导致中国国内供给增多,阻碍温和再通胀进程。
观点
1、特朗普1.0《中美经济贸易协议》,还剩多少未完成?
《中美经济贸易协议》(下称协议)中,中国需在2020-2021年内,在2017年进口水平的基础上,新增进口不少于1621亿美元,合计约为3818亿美元。由于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2020-2021年,中国仅完成协议进口额的63.2%。其中农产品完成率最高,达到78.3%;制成品约为62.5%;能源品最低,仅为47.2%。特朗普上任后,中国可能要继续履行协议。
2020-2021年,对美进口未完成总额(存量+新增)约1405亿美元。其中农产品最少,约为175亿美元,占比12.5%,能源品、制成品分别约为348亿、881亿美元,分别占比24.8%和62.7%。若中国完全继续履行协议要求,中国拟新增对美进口约占2023年中国对美进口的112.7%,约占2023年中国全部进口的8.3%。
2、如果继续履行协议,对国内的供给冲击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未完成部分中制成品占比最大,预计制成品仍是后续中美谈判的重心。农产品中的大豆以及能源品中的原油石化受到强制进口影响更大,可能造成一定价格下行压力;制成品中,关注汽车、机械、钢材等国内供应优势的产业可能受到的进口冲击,造成潜在的供给过剩。具体来看:
1)农产品:大豆是农产品博弈重点。上一轮中国对美进口猪肉、玉米、小麦、高粱等农产品均超额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主要是大豆,要求中国进口大豆可能成为新一轮谈判中美国的核心诉求。
2)能源品:原油石化是核心产品,关注中国原油需求和美国产能扩张规模。一方面,特朗普上台后将进一步支持传统能源,扩大页岩油开采,需要中国承接过剩原油供给;另一方面,在上一轮所有能源品中,相较液化天然气、煤炭等,中国对美原油进口协议完成度低。
3)制成品:汽车、机械等中国优势制造业进口完成难度大。制成品是美国要求中国进口最多的部分,但上一轮中国对美进口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汽车、飞机、钢材等均远低于协议总额。主要缘于中国此类产品强大的供应优势,无需过度依赖进口,大量进口会导致国内供给过剩。芯片、半导体等自主可控链条仍具有较大投资机会。上轮中国对美国进口半导体及其制造设备是为数不多完成度高甚至超额的产品,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为封锁中国核心技术发展对华设置的进口额度相对较低,预计后续美国仍会紧缩对华薄弱行业供应,自主可控仍有上升和投资空间。但如果特朗普政府未来放开低端半导体芯片向中国的出口,可能对中国国内低端半导体芯片生产企业造成巨大负面冲击。
3、如果继续履行协议,我们更担心物价企稳受拖累
如果特朗普2.0继续履行未完成协议,美国进口大幅增加,我们担心我国供给端会受到冲击,可能会拖累物价企稳。2020-2021年的进口增加,加速了当时CPI下跌。本轮PPI从2022年10月陷入负增-2024年10月,共计24个月。回顾上一轮PPI长期走低在2012-2016年,2012年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导致国内物价持续低迷,并非体现在CPI,而是PPI长期走低。从2012年3月我国PPI陷入负增-2015年9月触底-2016年9月转为正增,共历时54个月。
当前,正处在温和再通胀的关键时期,我们担心类似的情况会再次出现,扰乱我国后续温和再通胀节奏。比如:强美元下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以及即将有可能增多的进口导致国内供给过剩。
1)当前由于美元的强势以及全球经济需求较弱可能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后续对美进口的强制性增加可能导致一定输入性通缩,尤其是对于农业、能源等相关大宗商品。
2)对美大幅进口会显著增加国内供给压力,尤其是国内生产能力较强的部分制成品,会有潜在的供给过剩。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美国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