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新质”是工业数据齐好转的“生产力”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邵翔 2024-05-27 17:2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新质”是工业数据齐好转的“生产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4月工业企业利润与制造业PMI、制造业投资终于“并道”。与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以及开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表现较好的情景相似,4月工业企业利润的同比增速也成功由负转正。而引领工业企业利润向前的行业,依旧是那些“新质”含量更高的行业(如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这也成功带动部分民营和外资企业信心出现企稳态势。
与“新质生产力”更契合的中下游行业,是工业的“加油站”。4月上、中、下游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录得-4.2%、15.4%、16.5%。其实4月上游行业利润面临的基数更低、来自低基数的利好更大,但在增速上却没有跑赢中下游行业,主因在于中下游行业有来自于科技激励政策的“加持”。
在中下游行业中,表现“更胜一筹”的板块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业(4月同比增速为62.0%,下同)、运输设备制造业(32.0%)、汽车制造业(21.6%)、医药制造业(19.6%)等等,这些行业利润增速的上行离不开科技、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政策密集推出的影响。除了政策带来的利好,出口形势的改善也是打开这些行业利润上行通道的“金钥匙”。4月包括运输设备、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在内的领域,其出口形势都并不弱。促使4月出口表现较好的原因在于全球制造业的持续修复(包括全球半导体周期的回暖)、以及海外库存的触底。
工业生产继续加速的另一信号,是公用事业板块利润的上升。4月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4.9%(3月为24.2%),公用事业利润的持续上升离不开工业生产加快、发电量增长的影响,这也与当前工业端生产偏强的局势相对应。除此之外,公用事业利润的修复还受到公用事业价格上涨、以及电煤成本降低的利好。
三因素框架来看,“生产更强”依旧是工业的“代名词”。量、价、利润率拆解来看,4月表现为“量上价下、利润率正增”的形势,尤其是生产的优异表现成功拉动了工业企业利润上行。目前工业生产端一直是工业的“拿手项”,在价格低位、营收利润率“飘忽不定”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已成为利润的拉动项长达两年之久。不过,在生产持续强劲的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仍值得重视。
民企和外资信心似乎又“站起来”了。4月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的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5%、1.2%、7.7%、13.5%,私企和外资利润似乎继续在被明显抬升。除了这组数据之外,4月制造业民间投资相对整体投资同比增速的拐点显现、以及中小企业制造业PMI处于景气区间等现象,也足以说明目前民企和外资的信心正在逐步回归中。
补库的积极信号出现。1-4月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升至2.6%(前值2.3%),同时产成品存货同比也升至3.1%(前值2.5%),营收与库存“齐升”标志着库存周期正在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或许现在正处于或即将处于主动补库的位置。不过需要警惕的是,由于需求端并未完全修复,工业企业营收表现仍较为“波折”,这对迎接新一轮补库周期或有一些影响。
风险提示:政策定力超预期;出口超预期萎缩;信贷投放量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