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策略(权益&转债)周报:关注外资核心配置方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摘要
主要权益指数表现(周涨跌幅):创业板指(3.86%),科创50(2.97%),北证50(2.64%),万得全A(1.96%),上证50(1.29%),沪深300(1.20%),中证500(1.08%),上证指数(0.76%),沪深300红利(-2.79%),中证红利(-3.64%)
中信一级行业指数表现(周涨幅前5):计算机(6.31%),综合金融(5.96%),非银行金融(5.28%),电子(5.03%),医药(4.61%)
转债行业表现:医疗保健(1.54%)可选消费(1.39%)信息技术(1.04%)日常消费品(0.88%)材料(0.68%)工业(0.43%)金融(-0.07%)能源(-0.55%)公用事业(-0.63%)
美出现“滞胀”苗头:2024年4月25日,美国商务部官网披露,根据预估,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经季调环比年化增长率为1.6%,增幅较去年第四季度3.4%的数值明显收窄。此前市场预计,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将为2.5%。2024年4月2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3月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3%,持平预期,前值为0.3%;同比增长2.7%,预期值2.6%,前值为2.5%。作为美联储首选通胀目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美国3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8%,预期值2.7%,前值2.8%;环比增长0.3%,持平前值和预期。
降息预期再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的2024年4月27日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6月按兵不动的概率为88.9%,7月不动的概率为68.7%;预计9月降息的概率为43.8%,前值为45.1%。
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5%:国家统计局2024年4月24日发布,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4月中旬与4月上旬相比,34种产品价格上涨,16种下降。4月27日发布2024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55.3亿元,同比增长4.3%。行业方面,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82.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7.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5%,汽车制造业增长32.0%,纺织业增长25.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盈转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增加。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3.5元,同比减少2.9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2.5万元,同比增加7.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1.1天,同比持平;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7.3天,同比增加3.8天。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5%。
监管无“死角”:2024年4月26日,证监会就《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离职人员监管规定》包含了《2号指引》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三方面规定: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延长发行监管岗位和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禁止期,从离职后3年拉长至10年。二是扩大离职人员监管范围。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离职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三是提出更高核查要求。中介机构要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资金来源、价格公平性、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证监会对有关工作核查复核。
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国债买卖: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4月23日,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文章提及,中观机制上,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研究扩大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品种和规模等。
汽车以旧换新细则出台:近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自《细则》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权益供给:A股股权周融资规模为53.67亿元,处于过去100周的9.0%分位数;周度融券净卖出额为5.01亿元,处于过去100周的53.5%分位数。
权益需求:周新发股票型基金总规模为0.20亿元,处于过去100周的3.0%分位数;周度融资净买入额为-29.90亿元,处于过去100周的32.3%分位数;北上资金方面,沪股通周净流入164.53亿元,处于过去100周的93.9%分位数,深股通周净流入93.43亿元,处于过去100周的84.8%分位数。
风险溢价位置:万得全A风险溢价指标超过历史均值+1标准差,整体市场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动态风险溢价模型显示“双低”策略权重90%,“双低”维持占优。
投资建议:随着财报披露季结束,市场重回预期主导。房地产限购有望全面放开,地产预期有积极变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积极落地。资金方面,北上资金有大幅转向。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向上,或可关注:低空经济、国企改革&高股息、汽车、家电、金融、地产等行业。长期看好“新质生产力”相关赛道,如华为产业链、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氢能源、新材料等。转债配置上,建议关注“双低”板块。
风险提示
全球宏观经济失速风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海外通胀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模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