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宏观周报: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或已加快》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今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已在推进。本周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重视,地方债风险化解可能会进一步加快。10月以来,各地积极推动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工作,目前全国25省市已累计发行超万亿元,估计下阶段还会继续发行,以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清偿企业账款,改善投资预期。此外,人大已批准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划转地方使用,也可有效增强地方财力。估计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将通过拉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支出等方式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整体上看,通过财政、金融、政府等方面多措并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望加快化解,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好转。本周,美联储维持政策利率不变,表态偏鸽。A股北向资金由流出转为小幅流入,国内企业继续增持回购,上证指数上涨0.43%。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积极,25省市已累计发行超万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近期各地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积极,截至11月3日,共有25个省区市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04万亿元。其中,西南、东北地区发行规模较大,云南、内蒙古均超千亿,贵州、辽宁超800亿,结构性、区域性特征明显。相较普通再融资债,特殊再融资债主要用于偿还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本金,将隐性债务置换为显性债务,可有效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缓解短期偿债压力。9月,国常会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本轮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也有助于清理偿还过去拖欠的企业账款,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改善企业投资预期。另外,人大批准增发1万亿元国债也将增强地方财力。
金融机构或将加大地方债务化解力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及“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我们认为,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未来可能通过拉长债务期限、降低债务支出等方式,缓释部分区域的偿债压力,以实现“时间换空间”化解地方债务压力的目标。
此前,我国共进行了三轮地方债务置换工作。第一轮(2015-2018年):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为15.4万亿元,已批准发行的债券为1.06万亿元,剩余14.34万亿元为非债券形式的债务。2015-2018年,全国共发行12.2万亿元地方置换债,用于置换2014年底确认的非政府债券形式的政府债务。截至2018年末,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余额为3151亿元,债务置换工作基本完成,实现了政府债务结构的优化。第二轮(2020年12月-2021年6月)和第三轮(2021年10月-2022年6月)主要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来置换隐性债务。其中,第二轮债务置换工作累计发行约6243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重点用于贵州、辽宁等财力相对较弱地区建制县的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第三轮累计发行约504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重点用于发达地区的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
本周房地产销售环比有所好转,但PMI不及预期。资金面压力较上周有所缓解;A股整体表现稳健;外资、内资均净流入。11月3日当周,DR007平均利率为1.963%,较上周小幅下行5.34个BP。上证指数涨0.43%,申万31个行业中上涨的行业有15个,传媒(5.13%)、电子(4.32%)、食品饮料(4.27%)、农林牧渔(1.94%)、医药生物(1.67%)涨幅居前。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5.56亿元,融资余额累计净买入136.46亿元(截至11月2日)。其中,11月3日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71.08亿元,为9月22日以来单日最大净买入额。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金融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