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美容护理行业周报:医美上游23H1表现亮眼,产品增长韧性持续验证

来源:上海证券 作者:王盼,梁瑞 2023-08-21 14:4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医美上游23H1表现亮眼,产品增长韧性持续验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化妆品板块:
科丝美诗:全球化妆品ODM龙头,利润增长亮眼。2022年公司业绩承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进一步放开,公司23Q2业绩逐步复苏,23Q2营收4793亿韩元(约26.02亿人民币),同增18%;营利460亿韩元(约2.5亿人民币),同增167%;净利润为274亿韩元(约1.49亿人民币),同增414%。
全球市场表现良好,中国市场逐步复苏。分地区看,除美国外,公司2023Q2在全球市场均取得两位数强劲增长。其中第一大市场仍为韩国,受益于市场持续放开以及对日本市场的间接出口,2023Q2营收达15.12亿元,同增23%,占总销售额的58%;营业利润为1.65亿元,同增63%。受中国化妆品市场复苏影响,2023Q2科丝美诗中国市场实现收入8.35亿元,同增12%,环增26%。
重点推进OBM业务发展,加码研发投入。OBM事业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核心重点推进,公司开始向品牌孵化的综合服务业务转型,与品牌进行深度捆绑,建立拥有30余家品牌的专属OBM品牌库,合作品牌包括薇诺娜、橘朵、PMPM等国货龙头品牌。2023年6月在上海虹桥美博会上展出其打造的24个新锐OBM品牌,涵盖护肤、彩妆、个护、香氛等新品达70多款。在研发创新方面,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强长期竞争力,据公司官网数据显示,公司在全球拥有800多名研发人员。2022年研发费用为217.8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同增23.2%。
医美板块:
华东医药:国内医美快速增长,在研管线有望陆续落地
业绩稳健增长,经营效率突出。公司加速创新转型,引进优秀人才、加速布局产品管线、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业绩逐步回暖,2022年营收同增9.12%、归母净利润同增8.58%。2023H1业绩延续稳健增长,实现营收203.85亿元,同增12.02%;归母净利润14.34亿元,同增6.96%,扣非归母净利润14.27亿元,同增12.24%。其中单23Q2实现营收102.71亿元(+10.85%),归母净利润6.79亿元(+6.65%),扣非归母净利润6.70亿元(+16.85%)。
医药板块收入稳健增长,国内医美业务贡献高增速。2023H1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美板块分别实现收入136.36/61.56/12.24亿元,同比分别+11.52%/+7.46%/+36.40%。其中,国内医美业务收入6.47亿元,同增56.47%。在医美业务中,海外医美全资子公司Sinclair实现收入7629万英镑(约6.69亿人民币),同增26.07%;国内欣可丽美学2023H1实现收入5.16亿元,同增90.66%。公司持续深耕医美注射类高端市场。截至2023年6月底,欣可丽美学签约合作医院数量已超600家,培训认证医生数量超过1100人。随着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不断开拓,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向好,Sinclair整体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医美在研管线丰富,临床注册稳步推进。在医美针剂中,MaiLiExtreme透明质酸于23年8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主要疗效指标的收集;MaiLiPrecise透明质酸国内注册检测已完成,正在准备临床前相关工作;伊妍仕Ellansé-M已于2023年3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Perfectha?双相透明质酸、LanlumaV聚左旋乳酸正在准备国内注册相关工作。在光电设备方面,V20预计2023Q3完成注册受理递交;PréimeDermaFacial已于2022年9月陆续在欧美等全球主要医美市场实现商业化销售,正在国内进行器械属性界定;Reaction已于23年6月完成国内重新上市。
昊海生科:海魅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业绩实现高增,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核心医美产品加速放量。2023H1营收13.13亿元,同增35.66%,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同增188.94%,毛利率实现71.04%(YoY+1.20pcts)。分业务看,公司眼科营收4.81亿元,同增34.98%;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营收4.85亿元,同增47.49%;骨科营收2.32亿元同增29.74%。2023H1医药终端市场逐渐回归常态,产品销量、收入与22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上升。医美玻尿酸产品销售情况表现良好,收入增长超过110%。
医美比重逐年上升,玻尿酸收入实现三位数高增。在医美业务中,公司旗下海薇、娇兰、海魅三大玻尿酸品牌,覆盖低中高端领域,产品体系梳理完整。低端品牌海薇以高性价比切入国内市场,产品迭代升级,向高端人群覆盖,中高端娇兰和高端海魅功能区分,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此外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已进入注册申报阶段,子公司欧华美科旗下薄层交联玻尿酸产品Cytosial正在推进国内注册上市。公司2023H1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业务收入达4.85亿元,同增47.49%,占比提升至37.03%。其中,玻尿酸产品2023H1占比医美收入达到52.79%。“海魅”玻尿酸高端定位获得市场认可,实现销售收入超1.15亿,同增377.37%,实现三位数亮眼增长,拉动玻尿酸产品收入提升。
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加速新品上市进程。昊海生科不断加码研发创新,2023H1研发费用投入1.01亿元,同增32.17%,占比营收7.72%的较高水平。公司主要在研项目进展顺利,截至23年6月底,共有17项主要在研项目,其中包括眼科7项、医美6项、骨科4项。在产品创新方面,旗下第二代玻尿酸产品姣兰(国内首款国产丰唇品牌)丰唇适应症于2023年2月获批;旗下创新疏水模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产品于23年6月获批;自主研发的“童享”系列新型角膜塑形镜于23年4月上市。
新消费板块:
乖宝宠物:国产宠物食品龙头,IPO募资赋能增长
公司业绩保持较强增长韧性。2018-2023H1实现营收分别为12.21/14.03/20.13/25.75/33.98/20.66亿元,2018-2022年CAGR为29%。2018-2023H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0.04/1.11/1.40/2.67/2.06亿元,2018-2022年CAGR为56%。我们认为,2019年利润下滑幅度较大,主要系美国进口关税提升15%,叠加宠物零食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加大营销投入(销售费用率提升至17.5%)。2020年后公司加大拓展海外新客户及自有品牌影响力释放,营收同比大增43.5%;伴随原材料价格回落以及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净利润大幅回升至1.11亿元。
盈利能力稳中有升,营销投入提升品牌知名度。2019年在美国加征关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降低,净利率触底达0.3%。后续随自有品牌知名度提升以及规模效应显现,2020年销售费用率有效控制为13.13%。2023H1毛利率实现34.21%(YoY+3.9pcts),公司自有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公司自有品牌销售额快速增长以及占比持续提升,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
成功上市创业板,全产业链宠粮龙头前景可期。8月16日,乖宝宠物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此次创业板IPO,公司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为4000.45万股,拟募集资金6亿元投入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相对于其他宠物赛道品牌商,乖宝宠物自有品牌获得成功的同时有着丰富的海外代工经验,并且已经建设了相对完备的主粮、零食生产线。随着公司加强营销及供应链建设,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
考虑到医美及化妆品行业节日季节性特征、类刚需消费属性、企业自身边际变化、行业趋势及当下估值,我们建议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关注:疫后线下消费场景修复,刚需属性较强,伴随行业景气度变化,估值有望抬升的美护龙头企业。
医美板块看好基本面强韧、天使针进入放量期、拿证壁垒强、产品布局丰富前瞻、估值较低的医美针剂龙头爱美客;建议关注公司治理优异,医美板块业务增长亮眼,管线布局丰富的华东医药。
看好美妆赛道长期韧性,化妆品板块建议关注卡位高增长高景气赛道,纳入港股通,天花板尚远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巨子生物,具有核心专利技术,线下渠道及新品增长曲线均有向上优化空间,线上增速强劲;建议关注品类品牌矩阵完善,推新速度快且方法论完备,多维度构建品牌壁垒的珀莱雅;关注高端品牌伊菲丹放量,发力自有品牌,估值相对较低的水羊股份;关注股价回调幅度较大,股权激励落地,人事组织变革,新品AOXMED线下渠道铺设有序推进的敏感肌护肤龙头贝泰妮;重启超头直播,销售数据边际改善,聚焦专业化、高端化、体验化,持续优化运营模式,降本增效下盈利能力有望改善的上海家化;建议关注商业模式稀缺,连锁化率有望提升的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美丽与健康服务龙头美丽田园医疗健康;建议关注以玻尿酸为基本盘,医美业务产品管线清晰,研发加码布局合成生物学及胶原蛋白赛道的华熙生物;以及剥离地产,聚焦大健康拓展胶原蛋白业务,估值相对较低的福瑞达。
新消费板块关注宠物赛道龙头公司中宠股份。
风险提示
消费市场持续低迷;新品推出不及预期;行业需求复苏低于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市公司经营水平不及预期风险;第三方数据统计口径差异风险;重要股东减持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东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