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专网通信”诈骗案重创后,上海电气(601727.SH)仍未走出阴霾。根据披露的2024年年报,上海电气全年总营收微增1.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3%,扣非后净利润连续第四年录得亏损。公司利润承压主要是计提巨额减值准备所致,导致税前利润减少32.64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历史遗留的财务压力尤在,上海电气频繁甩卖资产“回血”。这背后,公司20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74.42%的历史高位,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达220.53亿元。与此同时,上海电气斥资30.82亿元收购上海宁笙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宁笙实业”),以加快布局机器人产业从而谋求新的增长机会。但标的盈利能力下滑,且所在市场面临国产厂商崛起的挑战。二级市场上,收购消息曾推动股价短期暴涨,但缺乏业绩支撑,目前已回撤超40%。
去年增收不增利
年报数据显示,上海电气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61.86亿元,同比增长1.2%;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收为1094.36亿元,同比增长1.2%。
虽然营收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滑走势,但上海电气2024年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6.3%至7.52亿元,同期扣非后净利润亏损6.16亿元,但同比减亏49.66%。拆解单季度看,公司2024年Q4扣非前后净利润均出现亏损。
资料显示,上海电气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核心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板块。
其中,能源装备成为各板块中的唯一亮点。该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617.58亿元,同比增长5.3%,主要得益于国内煤电利好政策影响,燃煤发电业务销售收入较2023年有所上升。
另外两大板块营收规模则有不同程度缩水。其中,工业装备实现营收386.49亿元,同比下降4.3%,主要是电梯业务受地产行业影响,收入规模有所下降;集成服务实现营收207.35亿元,同比下滑3%,主要是工程项目销售收入减少所致。
拉长时间看,工业装备与集成服务的收入已持续多年缩水,2022及2023年,工业装备营收同比下滑4.04%、0.32%;集成服务营收同比降幅则为31.16%、19.92%。
证券之星注意到,上述三大板块去年毛利率齐升,但上海电气归母净利润却不升反降,主要是计提的巨额减值“吞噬”了利润。公司2024年对信用减值损失计提23.65亿元,转回13亿元;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损失27.61亿元,转回5.62亿元。综上,2024年计提减值准备对税前利润影响净额为减少32.64亿元。
此外,归母净利润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支撑,也暴露其盈利能力方面的不足。2024年,上海电气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2亿元,同时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2.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气2021年披露子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爆雷,存在大额应收账款以及对外借款无法收回,造成扣非后净利润逾百亿元巨亏。2021-2023年,其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亏损118.9亿元、47.1亿元、12.24亿元,至今已连续4年深亏。
频繁出售资产“回血”
证券之星注意到,面对持续亏损的困局,上海电气频频通过资产出售寻求资金回笼。
3月24日,上海电气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宁波海锋环保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海锋”)二次公开挂牌转让资产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根据议案,因第二次挂牌未征集到受让方,宁波海锋将以第二次挂牌价格下浮10%(即7343.46万元)进行第三次挂牌转让。若第三次挂牌仍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则终止挂牌。
早在2024年11月26日,上海电气就宣布宁波海锋拟转让部分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挂牌价9066万元。首次挂牌转让失利后,宁波海锋于今年3月13日决定二次挂牌,转让价格为8159.4万元,相较于首次挂牌价下调了10%。
宁波海锋多次降价转让的行为也引发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资金链的疑虑。根据年报,上海电气20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4.42%,较2023年末提升2.33个百分点,已触及历史最高位。同期流动比率为1.07,速动比率为0.89。负债结构中以流动负债为主,2024年的流动负债为1904.92亿元,占总负债的近85%。
此外,上海电气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偿债所支付的现金占据了大头,其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3.68%至220.53亿元。
事实上,2024年以来,上海电气已多次甩卖旗下资产。2024年8月,上海电气公开挂牌转让公司所属房地产,最终资产成交价为6386.39万元;同年11月,上海电气又宣布转让上海电气集团(肃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最终成交价为1.57亿元。
年报显示,2024年12月30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开挂牌转让上海电气(淮北)水务发展有限公司90%股权的议案、公开挂牌转让上海电气集团(凤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70%股权的议案。
股价较阶段高点回撤超四成
证券之星注意到,上海电气左手抛售资产,右手又进行大额收购,在资产处置与战略投资中试图扭转业绩困局。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收购宁笙实业100%股权;同时,聚焦特殊应用场景和柔性制造场景,上海电气正在协同创新研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产品,助力新一轮的转型发展。
据悉,2024年10月18日,上海电气宣布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宁笙实业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0.82亿元。交易完成后,宁笙实业将实现并表。
资料显示,宁笙实业为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的持股管理平台,持有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发那科机器人”)50%股权和上海发那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5%股权。其中,发那科机器人是宁笙实业的核心资产。
此前公告数据显示,发那科机器人2023年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20-2023年,发那科机器人分别实现净利润3.3亿元、7.89亿元、13.32亿元、10.5亿元,2024年上半年对应的净利润为3.57亿元。
年报显示,宁笙实业2023及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2亿元和3亿元。短期内,宁笙实业并购完成后的利润将会增厚上海电气的业绩。但长远而言,能否助力新一轮转型风险犹存。
据悉,发那科机器人另50%股权由日本发那科持有,而日本发那科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之一。随着近年来内资企业不断发力,“四大家族”的市场份额正遭遇严峻挑战。智研咨询显示,在中国市场,虽然“四大家族”曾一度占据高达7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这一数字已降至约30%。在内资企业崛起之势下,上海电气能否依靠发那科机器人成功实现业绩增长目前仍是未知数。
二级市场上,在收购宁笙实业及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同日发布后,上海电气两市股价连续拉升。以A股为例,2024年10月19日至11月8日期间,上海电气15个交易日录得11板,股价从10月18日的4.52元/股攀升至11月8日的12.3元/股(前复权),区间涨幅177.65%,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但由于业绩面缺乏支撑,截至4月17日发稿,其股价已回落至7.21元/股,较上述阶段高点跌去约41%,总市值1123亿元。(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