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竣工超预期回暖,关注玻璃和消费建材投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竣工超预期回暖,关注玻璃和消费建材投资机会
本周二(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一季度房地产数据,2023Q1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974亿元,同比下降5.8%;2023Q1新开工/施工/竣工/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19.2%/-5.2%/+16.8%/-1.8%;3月新开工/竣工/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29.0%/+32.0%/-3.5%。由于刚需刚改需求集中释放,2023Q1地产销售加速回暖,但4月成交热度环比回落,需关注地产销售修复的持续性;随着保交楼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天气回暖,竣工端超预期回暖,建议关注玻璃、消费建材板块业绩超预期机会。4-5月是上半年传统施工旺季,且地产项目复工进展整体呈现逐步修复态势,玻璃基本面加速修复,本周玻璃库存环比下降11.29%,价格环比增长6.31%;随着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2023Q2竣工有望持续改善,短期内玻璃价格仍具备上涨动力。中长期来看,随着2023年6-9月500万吨天然碱、300万吨联氨碱陆续投产,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但需持续关注下半年需求释放弹性以及玻璃生产商复产节奏。受益标的:信义玻璃、旗滨集团。受年报季报披露的情绪扰动,近期消费建材板块回调明显。家装需求具有时滞性,受益于2023Q1地产新房、二手房销售超预期修复,2023Q2消费建材C端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优先推荐布局零售业务的消费建材企业。消费建材板块,受益标的:(1)业绩修复弹性较大的东方雨虹和三棵树,受益地产销售回暖以及渠道布局完善,零售业绩兑现预期较强,在节后未出现疫情高峰的背景下,业绩有望超预期。(2)经营稳健的伟星新材,深耕零售业务,地产下行周期背景下业绩呈现较强韧性。受益于财政前置,2023Q1基建投资(不含电力)持续高速增长,2023Q1同比增速达8.8%;其中水利管理投资同比增长10.3%。国家将“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作为主要目标,基建项目有望加速落地,进一步带动水泥、管材、防水需求。受益标的:上峰水泥、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东方雨虹、科顺股份、伟星新材。“双碳”时代下,风电、光伏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受益于政策红利以及产业技术迭代,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显著提升。2023年或是光伏、风电装机大年,碳纤维、光伏玻璃、玻纤将会持续受益需求的增长。受益标的: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旗滨集团、福莱特、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金晶科技、耀皮玻璃。
行情回顾
本周(2023年4月17日至4月21日)建筑材料指数下跌3.66%,沪深300指数下跌1.45%,建筑材料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21个百分点。近三个月来,沪深300指数下跌4.02%,建筑材料指数下跌8.57%,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4.55个百分点。近一年来,沪深300指数上涨6.57%,建筑材料指数下跌6.20%,建材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2.76个百分点。
板块数据跟踪
水泥:截至4月23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376.58元/吨,环比下跌1.39%;水泥-煤炭价差为235.79元/吨,环比下跌0.97%;全国熟料库容比66.32%,环比上升5.41pct。
玻璃:截至4月23日,全国浮法玻璃现货均价1980.48元/吨,环比上涨117.54元/吨,涨幅为6.31%;光伏玻璃均价为162.5元/重量箱,环比上涨0.32%。浮法玻璃-纯碱-石焦油价差为39.04元/重量箱,环比提升17.19%;浮法玻璃-纯碱-重油价差为25.23元/重量箱,环比提升28.04%;浮法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为28.44元/重量箱,环比上涨24.11%;光伏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为91.05元/重量箱,环比上升1.38%。
玻璃纤维:截至4月23日,无碱2400号缠绕直接纱主流出厂价为3800-4100元/吨不等,SMC合股纱2400tex主流价为4600-5200元/吨,喷射合股纱2400tex主流价为6600-7600元/吨。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房地产销售回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内保交楼进展不及预期;房企流动性风险蔓延压力;基建落地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