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信达通信·产业追踪(87):国内外云厂商持续加码AIGC,利好算网产业链

来源:信达证券 作者:蒋颖,石瑜捷 2023-04-16 17: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信达通信·产业追踪(87):国内外云厂商持续加码AIGC,利好算网产业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周投资观点
亚马逊旗下 AWS 推出一系列生成式 AI 工具,助力 AIGC 发展。推出生成式 AI 平台 Amazon Bedrock, 允许用户通过其 API 接口访问多个模型,其中包含 AI21 Labs、 Anthropic、 Stability AI 以及亚马逊自研基础模型,Bedrock 可对模型进行针对性的微调,用户最少仅需提供20 个示例便可获得定制模型,而无需标注大量数据,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推出自研 Amazon Titan 模型,目前包含针对总结、文本生成、分类、开放式问答和信息提取等任务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和文本嵌入大语言模型共两个模型,未来或将进一步扩大模型可用范围;推出Amazon EC2 Trn1n,与其他 EC2 实例相比,可以节省高达 50%的AI 模型训练成本,并使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时间从几个月缩短至几周或几天;推出 Amazon EC2 Inf2,可提高生成式 AI 大模型吞吐量,并降 低 延 迟 和 云 中 推 理 成 本 ; 推出 AI 编程辅助工具 Amazon CodeWhisperer,帮助编程人员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国内外云厂商纷纷入局并推出各自 AI 模型,例如微软 New Bing、谷歌 Bard、亚马逊Titan、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我们认为云厂商对 AI 模型的加大投入有望持续推动算网产业链的发展。
腾讯云发布新一代HCC高性能计算集群,性能提升3倍。新一代HCC高性能计算集群采用最新星海自研服务器,搭载NVIDIAH800TensorCoreGPU,单GPU卡在INT8精度下可输出最高1979TFlops的算力,其3.2T星脉网络使集群整体算力提升20%。此外,新一代集群集成了自研的TACO训练加速引擎,能大幅节约训练调优和算力成本,帮助企业加速大模型落地。国内外云厂商先后推出辅助企业开发和定制AI模型的云服务平台,我们认为各细分垂直领域的AI模型有望加速落地,日常推理的算力需求或将不断上升,长期利好算力产业链。
AIGC发展或将驱动IDC设备功耗上涨,液冷有望替代风冷成为智算数据中心首选方案,三大逻辑有望共同驱动液冷方案渗透率提升,建议重点关注液冷产业链。1)随着AIGC不断发展,AI模型参数量成倍上涨,模型算法层数不断增加,单模态向多模态转变,同构算力需求向异构算力需求转变,导致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不断上涨,逼近传统风冷散热极限。高算力密度下,液冷服务器散热效率更高、经济效益突出;2)双碳、东数西算政策对PUE的管控逐渐严格,液冷散热方案能有效降低PUE,满足能效要求,实现节能减碳;3)浸没式液冷服务器能避免灰尘、潮气、震动、噪音等影响,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通信两大核心作用:“提供算力资源+构筑数字网络”+“投入新科技研发”。数字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固网、数据中心网络、卫星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呼唤数字网络的迭代升级与发展。
1)5G网络和固网:5G网络的建设离不开对5G基站的建设和固网的投资,实现各基站之间互联互通不仅需要基站射频、基站天线,还需要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通信网络设备以及光模块、光纤光缆等传输载体。2022年,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1.2万站,比上年末净增88.7万站。受政策利好,国内5G基站有望加速建设,并进一步拉动对通信设备和传输载体的需求。
2)数据中心网络:构建数据中心网络需要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网络设备、光模块、光纤光缆等传输载体以及空调制冷、电源设备、监控设备等IDC机房设备。根据我们的测算,从云数据中心投资占比来排列,依次是服务器、IDC、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光纤连接器,占比分别为69%、13%、8%、2%、7%、0.3%。据中国信通院,2021年我国基础算力为95EFlops占比47%,增速为27%,智能算力为104EFlops占比超50%,增速为85%,超算算力为3EFlops。新政策将引导各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我们预计未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投资建设将维持高增速,拉动高算力服务器、高带宽交换机、路由器、高传输速率光模块、光纤连接器、高效能IDC机房的需求。
3)卫星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新兴网络。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包含了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价值仍集中在上游企业,受政策影响卫星制造、卫星发射领域的公司业绩有望率先提升。我们预计在未来的长周期中,国内地面终端和运营服务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其市场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研发,通信行业公司在科技研发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投入,在5G数字经济时代,有望成为新技术研发的中流砥柱。
我们认为,今年的通信板块,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为确定性较高的成长主线,我们持续看好数字经济拉动下的通信算力产业链包括设备商、光模块产业链、IDC、液冷温控、卫星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长期发展机遇。
1)通信&云&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1)IDC与制冷温控等:宝信软件、光环新网、润泽科技、奥飞数据、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同飞股份、佳力图、依米康等;(2)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等;(3)光器件与光连接:中际旭创、亨通光电、源杰科技、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天孚通信、新易盛、永鼎股份、通鼎互联、太辰光等;(4)卫星互联网:中国卫通、华力创通、铖昌科技、海格通信、华测导航、光库科技等;
2)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核心应用:宝信软件、中控技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炬光科技、禾川科技等;广和通、美格智能、移远通信、威胜信息、力合微等;三旺通信、东土科技、映翰通等。
行情回顾:2023年4月10日—4月14日,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申万)指数下降2.37%,在TMT板块中排名第三。
周重点公司:宝信软件、中兴通讯、亨通光电、紫光股份、中际旭创、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源杰科技、光库科技、新易盛、天孚通信、中控技术、禾川科技、铖昌科技、海格通信、威胜信息、瑞可达、永新光学、广和通、炬光科技、经纬恒润、科博达、美格智能、移远通信、和而泰、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容知日新、怡合达等。
风险因素:5G建设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海风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等。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兴通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