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2023年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供给端恢复好于需求端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陈曦,张鑫楠 2023-04-14 15:2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2023年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供给端恢复好于需求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3月: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15.5%(前值-8.3%,下同)。其中,出口同比14.8%(-6.8%),进口同比-1.4%(-10.2%),净出口同比+98.8%(+6.8%)。
2.整体:出口在连续5个月下降之后同比大幅转正,3月出口面对的是2022年并不低的基数和周边地区如韩国、越南、中国台湾的出口大幅下降。我们认为这一超市场预期的数据或许可以证明三点:一是三月出口超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概率是“补出口”,也就是11月-2月的积压释放。二是现阶段国内的经济正在恢复,而且是供给好于需求。在1-2月疫情、春节的影响消退之后,经济开始出现恢复,而生产端的恢复是要好于需求端的,一季度较低的通胀和连续较好的社融或许可以佐证。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连续超季节性多增或证明企业生产已经做好准备,但核心CPI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三是外需有国别和结构的支撑。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部分银行风险爆发、信贷收缩,市场担忧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收缩,外需是否会大幅回落。但是除了欧美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区为我国的外需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如东盟、非洲等,3月全球PMI同样出现了恢复。另外,虽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品同比下跌,但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幅上升证明居民消费仍有韧性。进出口数据中,我们更关注的是进口,或者说“进口-PPI”,因为这个指标与内需直接相关。历史上的每一轮经济复苏,“进口-PPI”均出现了上行。此次“进口-PPI”同样出现了回升,与内需回升吻合。因此,我们认为当前仍处在“复苏的起步阶段”。
3.后续:之后出口不一定会出现快速回落。一方面,出口的积压需求可能会释放一段时间,或许可以释放到美国经济触底;另一方面,中国的成本优势+产业链优势+海外经济下行生产收缩或许会使中国的出口份额提升。因此,在基数的降低下出口对全年经济或不会形成较大拖累。需要关注后续欧美国家的加息进程和经济情况,以及东盟在政策利好下对我国外贸的支撑。
4.债市:外需超预期回升。另外,随着政策重心强调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叠加在居民贷款也开始回升,如果地产持续回暖,后续需求端大概率出现上行。基本面向好,经济修复或存在预期差。近期债券市场出现对利空钝化的情况,要关注后续经济修复情况。
5.分项:
(1)出口地区:从份额来看,我国出口主要地区居前的是东盟、欧盟和美国,份额增速居前的国家是美国、非洲和拉丁美洲,降速居前的是日本、韩国和欧盟。从同比来看,我国主要出口地区中增速最快的是俄罗斯、非洲和东盟,下降最多的是中国台湾、加拿大和美国。东盟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不仅份额占比最高,而且增速较快,对我国出口有较大支撑,RCEP协定、“一带一路”政策对东盟贸易形成支撑。作为另外两个份额占比最大的地区:欧盟和美国,需关注后续加息进程和经济走势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2)出口商品:从份额来看,机电产品占比出现回落,占比43%(58%),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15.7%(16.8%)。从同比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涨较多,汽车、箱包、船舶、钢材、陶瓷等涨幅居前,资本密集型产品下降较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品手机、铝材、自动设备、铝材、高新技术产品跌幅居前。从量价来看,17个商品中有10个商品出口价格上涨,16个商品中有12个商品出口数量上涨。
(3)进口地区:从份额来看,我国进口主要地区金额居前的是东盟、欧盟和拉丁美洲。从同比来看,我国主要进口地区中上涨最多的是中国香港、加拿大和俄罗斯,我国主要进口地区中下降最多的是韩国、中国台湾和新西兰。我国进口份额占比较大且增速较快的地区是美国和澳大利亚。
(4)进口商品:从份额来看,机电产品份额仍为进口商品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其中,集成电路份额占比10.3%。高新技术品份额占比19.8%。原油份额占比10.21%。从同比来看,飞机、煤、肥料同比涨幅居前,降幅居前的为液晶平板显示模组、铜和塑料。从量价来看,25项进口商品中有15项进口价格下跌,23项进口商品中有12项数量上涨。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价格变化超预期;疫情变化超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